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论文专区 > 金融论文 >

    供给侧改革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

    2020-12-06 07:41 [金融论文]  来源于: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导读:作者:未知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文章对供给侧改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通过列举P2P网络借贷的例子,对比分析P2P网贷在供给侧改革前后规模的变化情况,对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如何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进行研究;对互联网金融
    作者:未知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文章对供给侧改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通过列举P2P网络借贷的例子,对比分析P2P网贷在供给侧改革前后规模的变化情况,对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如何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进行研究;对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风险进行剖析,并从监管、征信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P2P网贷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9.048 
      1 引言 
      供给侧改革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它在内容上主要是涉及防范风险和发展金融这两个方面。本文以P2P网络借贷为例,介绍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进而得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 
      2 供给侧改革 
      2.1 破除无效供给 
      我国存在很多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大大占用了社会资源。为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扰乱市场秩序,各地政府都应加大对低效、无效的存量资产进行清理整合,将部分僵尸企业出清。供给侧改革在破除无效供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它创造性地将企业重整与破产相结合,剔除僵尸企业恶性的部分,鼓励企业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僵尸企业的出清也可以省下大量的宝贵资源,将这些资源集中到高端制造业,有利于增加有效高效供给,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金融机构还不能提供满足人民群众以及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所以,深化供给侧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减税降费,减轻企业日常的税费负担,降低经营成本。此外,供给侧改革能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3 供给侧改革下的P2P网贷 
      3.1 P2P网贷的发展现状 
      P2P网贷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后又传入中国。在P2P网络借贷中,资金的借贷双方在信贷公司提供的平台上自由竞价,当议价结果双方都满意时,交易达成。P2P网贷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其借助互联网,能够打破银行借贷时空上的局限,且借贷成本较低,满足了中小微企业、农民等对贷款的需求。 
      第一,平台数量减少。随着监管趋严,P2P网贷平台数量逐渐下滑。图1展示了2010—2019年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10—2015年,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数量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从2015年开始,金融体系日益膨胀,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互联网金融乱象整治从2016年开始被提上日程,在供给侧改革下政府对金融界的监管越加严格,杠杆率的迅速攀升使得“去杠杆”力度加大,问题平台也渐渐被剔除,因此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资金供给。 
      图1 2010—2019年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网贷之家。 
      第二,综合收益率下滑。网贷平台数量的减少会加大对优质资产的甄选力度,这会使资产的风险减少,随之必然带来收益率的降低。如图2所示,我国P2P网贷的综合收益率从2013年开始逐渐走低,2017—2019年才稍微有上浮趋势。 
      图2 2012—2019年我国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走势资料来源:网贷之家。 
      第三,借款期限变长。从图3可以看到从2013—2019年我国P2P网贷行业借款期限逐年增长,这主要是和网贷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以及综合收益率不断下滑等原因相关。此外,贷款利率下降吸引了很多借款者,当借款者对长期贷款的需求增加时,必然使P2P网贷行业增加对长期贷款的供给。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可以明白为什么在2012—2013年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与借款期限是负相关的。 
      图3 2012—2019年我国P2P网贷行业借款期限走势 
      资料来源:网贷之家。 
      3.2 P2P网贷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刘静(2015)指出,P2P网络借贷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由于其准入门槛低且操作灵活简便,能够填补传统金融的空缺,所以从服务创新的形式上看,P2P网贷是普惠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P2P网貸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供给侧改革强调减税降费,且央行也推出降准降息,P2P网贷行业的收益率普遍下降。收益率的降低可能会使有些投资者撤离该项目,然而对于风险厌恶者或风险中性者来说,反而会对P2P网贷进行投资,因为一般高利率都会伴随高风险,收益率的降低则表明P2P网贷平台的风险也会降低,借款人的借贷成本也随之降低。 
      第二,促进企业创新。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要素之一,受到大力倡导。P2P网贷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造性地将互联网与借贷业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对融资方面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小微企业可以因此获得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当资金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上。 
      4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4.1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 
      第一,技术和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都是互联网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发生,涉及客户隐私或商业机密的信息就会被泄露。金融从业人员参与信息贩卖的案件屡见不鲜,恶意软件利用漏洞来攻击数据库盗取信息事件也层出不穷。 
      第二,法律和监管漏洞。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尽管发展势头很猛,但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以P2P为例,虽然P2P网贷是在传统商业银行借贷业务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但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全适合P2P网贷,新的法律制度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第三,信用风险。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平台在为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如不注意对其进行贷款资格审查,或者由于信贷审查机制不健全将资金贷放给信用较差的人,这些款项很难及时安全收回,平台有可能会因此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4.2 互联网金融的改革措施 
      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应对:一是从供给端进行创新,使金融产品多元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从制度层面重新定位,与时俱进;三是加强监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严厉处置违法犯罪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金融从一开始就发展迅猛,我国的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得不到严厉打击。为了使互联网金融在未来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不同风险特征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监管,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构建信用风险分析模型。构建信用风险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通过分析收集的大量与客户相关的信息数据,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可以最大限度上规避由于客户信用问题给机构带来的风险。此外,随时更新数据库可以提升信用风险分析模型结果的科学性。 
      5 结语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结构调整任务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互联网金融面临新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抓住机遇,从而以更完善的机制应对风险,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P2P网络借贷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影响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29(6):52-55. 
      [2]孔垂昌.供给侧改革下P2P网贷的机遇及其风险管理[J].智能城市,2016,2(8):152. 
      [3]张涵.互联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J].上海金融,2016(10):3-12. 
      [4]吴亚君,赖凌寒.浅析供给侧改革下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J].经贸实践,2017(6):88-89. 
      [5]劉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8,18(2):81-87. 
      [6]周维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J].经济纵横,2018(3):52-57. 
      [7]刘书宁.P2P风险及防范研究[J].河北企业,2019(4):100-101. 
      [8]陈瑞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9(8):84-85. 
      [9]李聪.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25. 
      [10]李沅漫.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J].财经界(学术版),2019(5):6.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