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析
摘 要: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加强,让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意识到,防范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将对企业合同管理中应着重关注的法律风险做一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的合同管理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对主要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并针对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方案。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合同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合同管理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通过合同的签订,连接起生产、供应与销售三个主要环节,保证企业顺利运转。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因为协调企业各方,签订了大量的合同。合同的产生,不仅意味着合作的达成,也潜在许多商业纠纷。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合同管理中任何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一旦落实,将直接影响企业收益,可以说,合同管理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合同的签订者不满足资格审查的标准。顾名思义,合同就是保证交易双方顺利进行交易的法律文书,对企业合作具有法律上的保护作用。合同的签订者就是合同双当事人,其资格审查是否合格是判断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条件若不符合条件,则合同无效。因此,在双方订立合同之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审理,确保双方当事人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具体条件应参照我国相关法律。另外,资格审查也应包含对方的银行资信情况,而这需要合同订立双方的配合,提供相关的资料。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程序(包括谈判、协商、签约)必须由法定代表人经手[1]。
合同内容不符合规范。合同内容是确保达成双方一直,保证合同签订并实行的重要依据。合同的内容必须准确表达双方关于合作的意见,合作的领域和项目,要做到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合同的起草应符合国家合同法的规定,制定符合法律要求又满足双方合同订立目的合同。合同的签订要符合双方需要,符合招标文件的内容,否则就会影响双方沟通的有效性,产生不必要的理解错误,影响合同的顺利实施。比如一些企业的合同简单地用“合作意向书”命名,但是,在法律上,不同的合同名字也代表着不一样的意义,其法律效力也是不同的。
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有些��事人为了顺利签订合同,常常不清晰表达一些条款,导致表述模棱两可。忽视了容易发生争议的,即所谓的“丑话”。关于合同违规所造成的后果和惩罚,往往没有明确的表述。当纠纷出现时,因为没有明确说明,导致争议的放大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导致一些无法预计的风险。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合同中对于没有涉及其他规定的,应该注明“此项空白”或者“无其他约定”,不给任何欺骗行为以可乘之机。
无效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很多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非法目的,经常故意签订非法的合同,企图在看似合法的掩饰非法的行径,明目张胆地违反《合同法》。
2 合同履约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书函超时发出。在合同的履行阶段,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要双方及时通过书函的形式协调。如果书函往来出现障碍,导致信息无法准确地传达给对方。
合同条款变更超时[2]。在合同的履行阶段,面对不同的突发情况,都要进行合同主体或者合同条款的变更和调整。不管是合同的主体变更还是条款变更,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变更必须得到及时的落实,才能保证原合同顺利修改,得到完善和补充,从而使得订立的合同得到顺利地实施。而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条款变更事宜不用心,就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缺乏有效证据。对于合同来说,有效的证据有着严格规定。首先,证据必须是原件,且与本案密切相关。证据应有当事人亲笔签名或者公章。以上条件必须在规定的法律时限中。要知道,书面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书面证据是否有效的基础,不具备法律效益,不仅不会帮助当事人证明相关情况,有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上述法律风险的出现,其原因是不同的。有些是因为合同管理者不具备相关的合同订立的知识,也有些是因为其法律意识薄弱,素质较差。这些合同管理者有着“重在签订”、“履行不履行无所谓”的落后思想,他们没有认识到法律的不可违抗性,从而为合同的履行招致了许多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利,使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应对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的对策
1)建立并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制度就是法度,想要规避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管理者在进行合同的签订、对合同实施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职责划分清晰[3]。当合同出现主体变更或者条款变更,导致当前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再符合本合同的要求时,必须要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与时俱进。合同管理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员,保证在企业进行重大合同的签订时积极参与,严格监管,杜绝法律风险。
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由于在大多数企业中,合同管理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因此进行合同管理的员工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合同管理的质量,必须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相关素质。首先,在企业中设立独立的合同管理部门,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招聘标准。在人员入职之后,企业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为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培养计划,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法律知识和签约能力。每年也要设置相应的年检考核制度,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考试。对不符合要求的合同管理人员加以培训,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3)对重大合同加以更严格的审查管理。企业管理必须分清轻重缓急,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协调能力。对于企业重大同,包括企业重组合同、并购合同、联合经营合同,或者技术引进合同、关于担保与被担保的合同、土地开发和使用的合同等,企业必须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审查,因为这些合同如果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收益,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企业的合同管理者必须要把这些重要的合同作为日常重点跟踪管理对象,合同签约的整个全过程,都要安排专门的法律管理人员进行监管。
4)加强监督的动态性。对合同的有效监管,不仅仅停留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在合同签订后,也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企业订立合同是为了双方合作的顺利达成,从而实现经济收益上的双赢。在合同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法律纠纷都会影响到合同目的完成。因此,合同主体的双方必须要对合同签订进行动态监督,规避所有可能会导致违约的行为发生。通过对合同的动态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合同的履行情况,当合同履行中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杜绝违约行为的发生。
5)妥善处理合同纠纷。在企业双方签订合同后,双发在法律上就产生了无形的联系,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违约,则必须按照事先订立号的违约处理条款进行理赔,包括支付违约金,承担法律责任等等。当违约导致的企业纠纷发生时,双方的合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法律人员要根据当时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协商或诉讼,维护自身企业的合法权益,以此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效益。
4 总结
通过对以上对策的分析,我们知道要想保证企业合同的顺利履行,企业必须加强和改善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履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动态追踪,利用一系列措施,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从而保证合同目的实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增.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若干问题分析――以A企业的合同风险问题等案为例[D].兰州大学2015(3):41-42.
[2]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有着的不足及对策深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6(3).
[3]杨光.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6):52-53.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