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网红” 大叔的“红” 事……
――十二年来,熊中良连续无偿献血22次,献血量累计超8800毫升。自意外获得一分迟来的荣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证书,才揭开了他证书背后故事…… 2006年,在政府和单位的号召下,熊中良第一次献血。 采血人员告诉他,科学献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造血机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同时,可以挽救他人生命。 沒想到,献血还有这些好处。熊中良正好血脂偏高,决定试试。那年,他献了2次〔每隔半年献一次〕后,再配合药物治疗,血脂基本恢复正常。 更让熊中良欣慰的是,以后,他每次到血站献血后不久,都会收到血站一条短信,告之血源合格。血源合格,就预示可以用于临床,挽救病人的生命。这让他感到十分自豪。 多年来,为了让自己的血液“合格”,熊中良在生活习惯上特别注意,不抽烟不喝酒。2006年开始,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坚持跑步健身,现在年纪大了,依旧坚持早晚散步,52岁的他现在看起来依旧神采奕奕,体检指标也妥妥地。 “成己为人”,熊中良体会到无偿献血的价值,他把献血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十二年,献血量累计超8800毫升,无偿献血已达到一个人身体血量的近两倍,可以拯救9个因失血过多出现生命危险的人。他说:“我要献到六十岁。” 3月8日,在献血中,熊中良意外收到一份迟来荣誉——宜宾市中心血站转交的一份证书。该证书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发联合颁发的“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证书。这项国家级表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对无偿献血事业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精神奖励。 生活中默默奉献,在工作中的熊中良同样一丝不苟。但再忙,也忘不了献血。 1998年退伍后,熊中良转业到江安供电公司工作。先后从事抄表、营业工作。 2015年、2016年,是江安县供电公司推广智能电表全覆盖的攻坚阶段,近50000多只老式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起早贪黑是常事,有时早上8点办公室就围满了办事的人,直到晚上10点还在加班…… 每年两次的献血时间,熊中良不管在忙,总铭记在心,临近时还倒排时间。不过,有一次例外,在2016年一次献血中,熊中良头天加班至11点多钟,回家倒头便睡,半夜中,突然醒来,想起第二天一大早要去献血,赶忙设置好闹钟,才没有迟到。 上班时兢兢业业,下班后熊中良帮妻子照看文具店,家里的大小事情熊中良都要和妻子商量,唯独献血这件“小事”是他自己做主。 一开始,妻子不理解也不赞成熊中良坚持献血的行为,常常提醒说:“你平时上班就很累了,再去献血身体吃得消吗?你再这样不爱惜身体,我就不管你了。” 而熊中良总是回答说:“你知道什么?献血是有好处的,没问题。” 尽管这样对妻子说,但在父母面前他从不敢说,因为父母文化不高,不懂现代医学,他们认为血是很宝贵的东西,儿子年年献血他们肯定接受不了 象块磁铁吸引着大家 在熊中良的影响下,他的身边先后有八九个同事、朋友加入了献血的队伍,形成了事实上的朋友圈。 江安供电公司员工廖国才曾与熊中良同在桐梓供电所工作,是最早〔2006年〕与熊中良开始献血的同事之一。 廖国才说:“他的身体偏胖,听熊中良介绍献血可以降血脂,于是也去参与了献血”。这一献就是多年,与熊中良一样,配合药物治疗,真把血脂降下来。 与熊中良的妻子不同的是,在江安县中医院当护士的廖国才妻子一直全力丈夫献血,提醒丈夫献血注意事项。熊中良更是`注意身体的保健,经常游泳、散步、打球,保持了良好的体魄。 罗大齐现与熊中良同一科室,且办公桌挨着。罗大齐也是退伍军人,与熊中良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十分聊的来。俩人经常同去职工食堂吃午饭,下午一起下班步行回家,耳闻目染,也去参与了献血活动。 熊义可、程银章是熊中良很要好的朋友,八小时以外经常在一起聚会。刚开始时,他们只是陪着熊中良到献血点,觉得好玩。来了几次后,觉得献血颇有意义,便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献血活动。 血友们经常相约参与献血,参加血站、社区组织的活动,交流献血心得。熊中良带着一份爱,象块磁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号召更多人的加入,帮助了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网通讯员:王青青 陈刚/文 申刚/图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