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一转弯,提质增效天地宽
|
“原来用花车运锚索,一车最多装20根;现在用改制后的专用车,能装40根,效率直接翻倍!”11月17日,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机修车间主任刘继峰指着眼前一辆辆加装了框架结构的平板车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装车”,正成为降本增效的“利器”。
针对过去运输中依赖钢丝绳捆绑、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该矿机修车间干部职工开动脑筋。他们对普通平板车进行“微改造”——在车上加装可拆卸的框架结构,通过螺丝、螺栓实现与设备的刚性固定。这一看似简单的改动,不仅彻底告别了钢丝绳捆绑,还让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车间已成功改制出锚索专用车、管子专用车、采煤机前后溜槽专用车等多个款式。“就拿采煤机后溜槽来说,原来的花车一次最多装2块,现在专用车能装7块,一车顶过去三车多。”刘继峰算起了明白账,“锚索运输更明显,从20根到40根,效率直接翻倍,还省去了捆绑、解绳的时间,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低了。”
“其实就是脑筋转个弯的事。”刘继峰说,这些改造没有复杂的技术,靠的是“过日子”的精打细算和对现场的熟悉。“如果这些做法能在兄弟矿井推广,那为集团公司创造的价值就更大了。”
本网通讯员:李红波
(编辑:韩语) |

国网鹿邑县供电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