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走进一线 >

    直击一线:千米井下“穿针引线”

    2025-04-14 10:12 [走进一线]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通讯员 杨宇
    导读:4月10日,在冀东油田南堡二号人工岛的南堡1-29气库5井,员工们正忙碌地进行氮气排液施工,为后续注气做准备。近日,井下作业公司通过使用连续油管,首次在千米井下成功捞出井内堵塞器,大幅缩短了修井周期,同时避免了洗压井作业对储层的污染,实现安全环保
      4月10日,在冀东油田南堡二号人工岛的南堡1-29气库5井,员工们正忙碌地进行氮气排液施工,为后续注气做准备。近日,井下作业公司通过使用连续油管,首次在千米井下成功捞出井内堵塞器,大幅缩短了修井周期,同时避免了洗压井作业对储层的污染,实现安全环保与效益的双赢。
      南堡1-29气库5井是南堡1号储气库的一口注采气井。因前期施工要求,原井管柱实施了投堵塞器作业。为保障后续注气及剖面测试作业能够正常开展,需要将井内的堵塞器重新捞出。“连续油管在千米井下,如同煮熟的面条一样柔软。捞获堵塞器好比在地下‘穿针引线’!”堵塞器厂家技术人员说。工程师谢震到达现场后,便找来地质、工程设计等资料,埋头研究了起来。当他看到3512米处打捞位置的井斜角时,便与堵塞器厂家技术人员商量。谢震指着资料上的数据分析道:“打捞位置的井斜角高达65度,连续油管本身直径小、柔性大,打捞工具难以居中,无法套进堵塞器接头,我建议加装一个扶正器。”堵塞器厂家技术人员表示赞同,并到工具房里精挑细选了一个尺寸适合的扶正器,用打磨机将边角处理顺滑,才将其连接到工具串上。
      在正式下入管柱前,谢震召集整个班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技术交底,特别提醒操作手田涛一定要把连续油管下放速度控制在10米/分钟以内,以防中途遇阻。在操作间里,谢震紧盯各项仪表参数,不时提醒田涛控制速度。班长张长君坚守在井口前,仔细认真观察各连接处是否存在渗漏现象、机组运行时有无卡顿等。当连续油管下放至井内100米处时,突然出现遇阻状况。员工第一时间察觉并迅速进行正确处理。随后,谢震指导田涛对管柱进行上提与下放操作。经过细致观察,他发现尽管管柱遇阻,但仍呈现出缓慢入井的态势。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谢震判断这是井内结蜡导致的“软卡”。对此,员工们早有准备,事先就联系好了热洗车。大家协同配合,一边利用热洗车冲洗,一边活动管柱,经过一番努力,管柱最终顺利通过了遇阻位置。
      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打捞工具平稳地被输送到了指定位置。随即,员工正式开始打捞。他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下放加压,接着缓缓上提管柱。此时,所有人都聚集在操作间,全神贯注地盯着负荷数据的变化。当负荷显示超出测试值3000牛时,堵塞器被成功捞获。瞬间,操作间内响起一阵欢呼声。为让油井尽快恢复正常注气生产,员工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拆除防喷器、盘管等收尾工作当中。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