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巴林右旗供电公司:“志”勇非凡“钢”柔并济
甘于奉献,真情倾注平凡岗位 “呼...呼...”晨光初破,这“三九”的天气着实寒冷,屋外狂风肆虐、树影狂舞,仿佛是大自然在宣泄着冬日的余威。屋内,刚刚结束早会的王志钢,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宁静,急促的电话铃声便如一道突兀的音符,划破了这份短暂的平静。 “铃铃铃......”王志钢迅速接起电话,声音沉稳而有力:“喂,您好,大板供电服务中心为您服务”。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你好,这里是伯爵台球会馆,我们这里突然停电了,客人都在等着呢,你们能快点来帮忙看看吗?” 王志钢闻言,眉头微皱,但随即恢复了平静。他深知,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用户的用电安全尤为重要,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没有片刻犹豫,他立刻穿好衣服,戴上安全帽,拿起工具箱,同时招呼着一起值班的同事准备出发。 来到用电客户处,屋内一片漆黑,王志钢首先检查了配电箱,但漏电保护器并无异常。他眉头紧锁,深知问题并不简单。 “走,去外面看看线路。”王志钢说着,便已拿起工具,率先走出屋外。大风如刀割脸,但他毫无惧色,沿着线路一步步仔细检查。这家的线路由于年头过久已经有些老化,加上最近大风天气频繁,很可能出现了磨损或断裂。 果然,在一段较为隐蔽的线路处,王志钢发现了问题所在——受损线路由于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已经出现了断裂,导致无法正常供电。他检查清楚情况后,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便迅速拿出工具,开始更换受损线路。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但王志钢的手却异常稳健,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专业与熟练。 经过半个小时的紧张抢修,线路终于被成功修复,灯光重新亮起,台球会馆内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台球厅可以正常营业了,不然今天的损失可就大了!”台球店老板说道。 王志钢只是微笑着摇摇头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回到了值班室没多久电话铃便再次响起,王志钢毫不犹豫便再次出发。 专注工作,舍小“家”顾大“家 他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有着23年工龄的老电力工作者,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大雪纷飞,只要用户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报修现场。 还记得那是2023年的一个雪夜,天空如同被厚重的棉絮遮蔽,雪花无声地飘落,将整个世界装扮成一片银白。然而,在供电服务中心的值班室里,王志钢却难以享受这份宁静。他深知恶劣天气往往伴随着电力故障的挑战。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值班室的寂静。是一家农户停电了。王志钢的心瞬间紧绷,他迅速穿上防寒装备,带上工具箱,与同事驱车赶往农户家。 雪依旧不停,漆黑的环境显得手电筒的光格外耀眼。 “看到你们来了,我这心就踏实多了。”农户老张看到王志钢一行人的到来,激动地说。他的家里住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停电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王志钢微笑着点了点头,迅速投入到抢修工作中。他首先检查了农户家的配电箱和线路,发现是由于雪水渗入导致线路短路。于是他跟同事制定好计划,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后便迅速拿出工具,开始清理积雪和修复线路。在寒冷的天气中,他的手指几乎被冻僵,但他依然坚持着,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无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农户家的灯光终于亮了。老张激动得紧紧握住王志钢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王志钢听着老张的感激之词,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对于电力工人来说,最大的满足莫过于看到用户因为他们的努力而获得的声声赞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轻轻拍了拍老张的手背,温和地说:“别客气,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只要大家能够安心用电,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除了是一名优秀的电力工人,王志钢还是社区居民心中的“电力守护者”。他深知,提高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同样重要。因此,每当冬季来临前,他都会深入社区,向居民们普及电采暖知识,教居民如何在极端天气下保护家中电路,防止因不当使用电器导致的火灾或触电事故。 记得有一次安装充电桩任务,一到现场,他就发现情况棘手。原来,李先生固执地想把充电桩连接到离车位很近的一个电源箱上,但那电源箱的线径过细,根本无法承载充电桩的功率需求。“李先生,这个电源箱的线太细了,无法满足安装要求。”王志钢耐心解释。但李先生却固执己见:“不行?我看我邻居就是连接到他车位旁边的电源箱了!”面对李先生的坚持,王志钢没有急躁。他详细讲述了线径过细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并分析了相关案例。经过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李先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在王志钢的专业建议下,李先生同意了王志钢的安装建议。安装顺利完成,李先生对王志钢的专业与耐心表示了由衷地感谢。 岁月流转,王志钢在配电电工的岗位上已经默默奉献了二十多个春秋。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见伟大。每当提起王志钢,无论是同事还是用户,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称赞连连。对于这份荣誉,王志钢依旧是微笑着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力工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用户们可以安全用上电,我就安心了。” 王志钢的故事,是千万电力工人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了“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的电力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雪多大,王志钢都将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在那一条条银线背后,连接的是千家万户的温暖与希望,是对巴林右旗这片土地最深情地守候。 本网通讯员:康顺益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