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向“差不多”亮红牌,用“智慧”守“毫米关”

    2025-10-13 16:32 [煤企通讯]  来源于: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    作者:李继峰 胡伟
    导读:在煤矿生产各环节,差不多这三个字,曾是许多安全管理环节中挥之不去的隐患根源。中煤三建朝源煤矿,以其持续增长的安全生产周期,揭示了一场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制度重构与技术赋能,将标准从墙上的文件,彻底刻进员工意识和日常作业的深刻变革。 高分下的警醒
    在煤矿生产各环节,“差不多”这三个字,曾是许多安全管理环节中挥之不去的“隐患根源”。中煤三建朝源煤矿,以其持续增长的安全生产周期,揭示了一场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制度重构与技术赋能,将“标准”从墙上的文件,彻底刻进员工意识和日常作业的深刻变革。
    高分下的警醒:95分与曾经的“差不多”
     
    2025年9月下旬,朝源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综合考核成绩跃升至95分以上,同比提升8.3%。这个数字在行业内已属翘楚。然而,矿长刘伟洋在总结会上展示的,却不是高分成绩单,而是一组摄于年初的现场照片:锚网搭接过大、钻孔存在偏差、设备动态不达标……“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差不多’的现场,”他沉声道,“高分,掩盖不了我们曾经在事故悬崖边徘徊的事实。”
     
    深刻的病灶源于“差不多”文化的滋生: 作为托管矿井,朝源面临队伍结构断层、绩效指挥棒扭曲(重进尺轻标准)、管理执行存在“弹性”空间等顽疾。一次井下突击检查中,一个掘进工作面的风筒接口漏风率超标,当班班长却辩解:“领导,就差这么一点,风量够用,差不多得了。”这句“差不多得了”,刺痛了所有管理者的神经——当对标准的敬畏让位于对便利的妥协,安全管理的堤坝便已千疮百孔。
     
    系统破局:从“认知革命”到“智慧赋能”
     
    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根治顽疾需发起一场从思想到机制、从技术到文化的系统性革命。
     
    将“标准”与“生存”画等号
     
    矿长刘伟洋在全员安全大会上发出灵魂拷问:“我们是现代化的煤矿,一些管理者的脑袋里,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干工作总是‘差不多’就行了。”通过展示因微小偏差引发的重大事故案例,他开展了“毫米关”的哲学布道:“在顶板支护中,1厘米的偏差意味着支撑力可能衰减30%;在瓦斯监测中,0.1%的读数误差可能就是生死线。煤矿安全,从来没有‘差不多’,只有‘绝对精确’。”
    打造“不敢、不能”差不多的刚性体系
     
    《细则》的“法典化”: 新版《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奖惩实施细则》成为数百页的“操作指南”,详细量化了从锚杆扭矩到管线吊挂的全部参数。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比例提升至“决定性”的30%以上,让“标准化就是钱袋子”,成为每月考核真实结果。8月,综采队因得分全矿第一名,人均增资490元。综掘队因得分垫底,队长罚款达3000元。
     
    问责的“穿透式”执行: 3月以来,3名队级管理人员因区域标准化整改不力被免职,释放了“不负责就问责,不担责就摘帽”的强烈信号。
     
    用“智能化”固化标准,杜绝人为偏差
     
    制度是保障,技术则是让标准落地最冷酷无情的“执法者”。朝源煤矿将“五精”管理理念与智慧矿井建设深度融合:“精准”掘进: 搭载高精度激光导航的综掘机,能按照激光精准切割,实现巷道成型的 “毫米级”精准控制,从源头保障工程规格。“精确”感知: 井下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及环境数据,云平台通过算法模型进行精确分析,实现从“按时检修”到 “按需预警” 的跨越,防患于未然。“精益”优化: 在数据支撑下,员工能聚焦于流程革新。例如,有班组依据系统数据优化喷浆工序,使效率提升10%,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改进文化。“精美”环境: 最终,所有努力凝结为井下现场——大巷整洁、管线平直、设备明亮。员工在安全、规范、人性化的环境中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尊严与安全感。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造”
     
    当严格的制度与智能的技术扫清了“差不多”的生存土壤后,一种更深层次的变化开始发生。标准化不再是负担,而是效率与安全的基石。
     
    这场变革的内在逻辑严谨而清晰: 它始于对“差不多”文化危害的清醒认知,通过制度重构建立起“不敢”的底线;进而,通过智慧矿山的技术赋能,构筑了“不能”的坚固防线,将标准固化到流程和设备中;最终,在高效、安全的新环境中,员工亲身体会到标准化带来的益处,从而主动追求“精益”和“精美”,实现了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的根本性转变。
     
    朝源煤矿的管理实践证明,安全生产标准化绝非冰冷的条款和刻板的检查。它是一场以技术为桨、以管理为舵的深远航行。95分的成绩,是一个里程碑,更是新的起点。因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深刻理解:与安全相比,一切“差不多”的借口都苍白无力;用智慧守护生命,是矿山对劳动者最庄严的承诺。
     
    本网通讯员:李继峰 胡伟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