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素煤矿掘锚开拓队“新模式”助推技能升级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天合创公司葫芦素煤矿掘锚开拓队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让职工在“学中干、干中悟”,为高效掘进注入强劲动力。
“微课堂”直击痛点解难题
“支护锚杆角度偏差5度,顶板受力就不均匀!”
早班工作结束后,掘锚机司机刘师傅和工友围坐在巷道材料码放处,结合当班发现的锚杆外露过长问题,现场演示角度调整技巧。10分钟讲解,直指痛点。
该队将培训课堂搬到井下现场,利用交接班间隙、设备检修时段,围绕当班暴露操作失误、设备故障、隐患整改等具体问题,开展“即时分析+实操演练”。
相较于传统集中培训,“微讲堂”更贴近实战,职工接受度显著提升。
多管齐下让技能提升“活起来”
每月统计分析班组高频操作问题,如“掘锚机截割轨迹优化”、“临时支护快速到位技巧”等,形成“靶向培训清单”,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职工技能提升有的放矢。
将队内近期频繁出现“三违”案例制作成对比图册,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邀请队内巷道安全经验能手老蔡,演示“看纹路辨故障”绝活,传授设备异常、纹路走向判断经验。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职工积极创新。
目前,职工提出的“激光指向仪防震固定架”“风水管路快速连接器”等创新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打造“永不掉线”的学习型班组
为确保“班后微讲堂”能够持续有效开展,掘锚开拓队将其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体系。每季度,通过民主投票方式选出最受欢迎授课骨干,并给予额外奖励,激发职工参与培训积极性。
设立班组“问题墙”。职工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随时写在“问题墙”上,管理人员在48小时内给予响应解答,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定期组织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职工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形成了长效学习机制,为打造“永不掉线”学习型班组奠定基础。
本网通讯员:周长好 丛 彪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