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迸发大能量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综采三队,有这样一方特别的“知识天地”——生产班组“小课堂”。这里没有传统课堂的严肃刻板,却充满了活力与热情;没有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却汇聚着最实用的生产智慧。自开设以来,“小课堂”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员工成长的大门,成为推动大家共同“成长”的强大引擎。
走进“小课堂”,总能看到热闹非凡的场景。“大家看,在割煤过程中,采煤机滚筒的角度控制非常关键,如果角度不当,不仅会影响采煤效率,还可能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在一次“小课堂”上,经验丰富的老班长梁师傅正站在“讲台”前,结合实际操作案例,向班组同事们细致讲解采煤机的操作技巧。他一边讲解,一边用手中的模型进行演示,台下的职工们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每一位职工都能真正参与其中,在交流探讨中收获知识。
梁元生产班组“小课堂”是该矿综采三队为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而精心打造的特色平台。该队充分挖掘班组内的“宝藏”,将技术骨干、岗位标兵纳入讲师团队。这些“草根讲师”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他们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把工作中总结出的“土办法”“金点子”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课程内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从设备维护保养到故障应急处理,从安全操作规范到高效生产经验,每一个知识点都直击生产现场的痛点、难点问题。
“小课堂”不仅是技能传授的场所,更是创新思维碰撞的摇篮。在一次关于提高煤炭回收率的讨论中,青年员工小李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通过调整液压支架的支撑角度,优化采煤工艺,从而提高回收率。这一想法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讲师和同事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经过多次在“小课堂”上的探讨和完善,这一创新方案最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类似这样的创新案例,在“小课堂”上不断涌现,职工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为生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以前遇到一些设备故障,我总是束手无策,现在通过‘小课堂’的学习,我掌握了很多实用的维修技巧,自己也能独立解决一些小问题了。”职工小张感慨地说道。“小课堂”切实解决了职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这里,新职工快速成长,老职工温故知新,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为了让“小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该矿综采三队还建立了长效机制,将“小课堂”活动纳入班组日常管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习与生产两不误。同时,鼓励职工自主选题、自主备课,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该队计划进一步丰富“小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视频教学、模拟操作等,并将“小课堂”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班组,让更多职工受益。
燕子山矿综采三队生产班组“小课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助推着每一位职工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未来,“小课堂”必将继续绽放光彩,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书写属于综采三队的辉煌篇章。
本网通讯员:吕存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