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安全发展“新引擎”
“钻锚装一体机投用以来,不仅使我队的掘进效率提高了33%,每班还能优化岗位人员2人,同时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6月19日,谈到新型设备为安全生产带来的巨大帮助,新桥煤矿开拓一队队长杨海涛难掩内心喜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源动力。今年以来,该矿紧握科技创新“金钥匙”,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矿”战略,为矿井安全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强驱动,尽享科技红利
实施科技驱动,重在为企业解决关键难题,实现重点突破。今年以来,该矿以提高岩巷掘进效率为突破口,研究制定岩巷机械化配套方案,在原有作业线基础上,引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悬臂式掘进机和钻锚装一体机,单进水平较以往提升超30%,打造了掘进施工的“新桥速度”。
无独有偶,借力先进科技为该矿带来的安全、效益提升正在不断显现。
通过升级数字化集控系统,实现了电力、排水、主煤流等系统一键启动、远程操控;实时钢丝绳磁性无损探伤系统2分钟内就能完成4根、600多米副井钢丝绳的检查;井下无线通讯系统Wi-Fi通讯技术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井下重要地点视频监控画面,让距离不再是“问题”……
11月10日,在该矿“智慧矿山”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讨论相关科技项目推进关键问题。
“作为河南能源‘智慧矿山’示范矿井,我们将稳步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让矿井不断受益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红利,持续提升矿井核心竞争力。”副矿长王勇介绍。
筑平台,点燃创新热情
要发展、要创新,就需要为广大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302工作面轨顺G7号钻场钻孔施工中,由于底板破碎,导致下套管困难,大家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近日,该矿探防队探放水工王志义在该队技术人员交流微信群中发布了一条“求助”短信,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关注。随后,经过讨论、加工、试验,该队自主研发的“下套管辅助工具”很快投入使用,一举解决了现场难题,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交流、培训提升、发布“创新课题英雄帖”……在该矿每个区队都能找到类似的科技创新微信交流群。一个个“科创”交流群俨然成为职工碰撞思想火花、催生技术创新的平台。
集中职工智慧,创新就有力量。该矿将搭建群众性创新创效平台作为激发潜能、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的切入点,通过资金保障、硬件支持、产权激励、荣誉鼓励、团队协同等多项措施,收集“金点子”,汇聚“创新力”,将“难题变课题”。
“我们还积极利用创新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群众性科技成果交流,通过现场观摩、面对面交流,拉近普通职工与一线‘创新达人’的距离,开阔职工创新视野,让职工觉得科技创新不再是技术人员的‘专利’。”该矿生产技术科业务主管王江龙介绍。
今年前三季度,该矿职工申报五小成果近200项,职工创新参与率同比提高15%。同时涌现出机修厂吕亚东、机电二队司冬冬、开二队吴明明等一大批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抓机制,培植创新沃土
在通向该矿职工食堂的路上有一段职工口口相传的“创新大道”。李秋计每当看见其间“创新英雄榜”上自己的名字时,内心都会涌起一阵自豪感。
作为运输队一名普通检修工,李秋计说,受益于该矿“编码管理,对标排序”创新积分考核机制,让他有了和一众本科生、硕士生毕业的技术人员“同场竞秀”的机会。
平台是基础,机制是手段。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正是培育“创新果实”的“营养土”。
为此,该矿在考核中引入了“创新积分”概念,经过探索、实践,逐步实现了“创新积分全覆盖”。
“我们将创新研发、专利申请、创新宣传等工作全部进行积分量化,通过积分考核,动态评价各单位、职工创新贡献度。”王江龙介绍。
为了激发不同岗位职工的创新积极性,该矿还将全矿职工划分为区队工人、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主管等六个序列,设置不同积分奖励条件,根据考核结果分别对标奖励,最大限度挖掘各层级创新潜力,最终形成“各跑其道、大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据悉,今年以来,该矿累计评选创新成果166项,兑现创新奖励40多万元,产生效益近8000万元。
本网通讯员:许美宁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