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经济创效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在集团公司正确领导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在煤质管控、机电设施设备、职工工作效率上颠覆传统,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智慧化矿山建设。与其同时,所带来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推进矿井高质量稳定发展。
强化煤质管控 从生产源头抓起
在翟镇煤矿洗选厂都能看到一条蜿蜒的运煤长龙缓缓来往于筒仓下,一顿“美餐”之后,一辆辆运煤车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离开,形成该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俗话说的好:煤碳产量好不好,关键看机电;煤碳销量好不好,关键看煤质。该矿认真贯彻“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的方针,全面实施“高品质、多品种、创品牌”的煤质发展战略,从生产源头抓起,强化岗位工现场操作,保证不割顶、不割底,及时跟机移架,控制好顶底板,严防顶板离层、冒落矸石;对采、掘工作面实行分装分运,从源头上保障煤质。同时,该矿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控制、过程联动”的要求,出台了《煤质“红线”管理办法》,针对综采面、掘进面、洗煤厂、外委施工单位详细规定了煤质“红线”考核标准、处罚办法等,严把煤炭生产过程控制,全面强化原煤生产从源头到后续洗选加工全过程的动态管控,确保煤炭质量稳定受控,努力实现经济效益。
提高责任意识 落实好制度奖罚
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多一分,隐患少十分。该矿以机电设备为抓手,实行包片到岗、包机到人,不断加大机电设备自检自查工作力度,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出设备最大效能。
同时,该矿严格落实机电设备事故责任追究制,明确奖罚标准,定期考核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为杜绝检修工作量缩水,确保每台设备都能得到规范细致的检查维护,防止出现“安排多、落实少”的情况发生;该矿还加大安排专人每班验收工作完成落实情况,将检修不到位引发的设备故障问题纳入考核范畴,并严令责任人立行整改,此举令“马大哈”们叫苦不迭,很好地纠正了以往“只答好、不执行”的习惯。从本质上延长设备运行周期,保障经济效益稳步发展。
创新绿色开采模式 建设绿色智慧化工作面
采掘接续是煤炭企业的“生命工程”。作为有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翟镇煤矿根据各生产工作面的实际情况 ,创新绿色开采模式,成立充填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充填开采技术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技术,拥有专利技术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以来,累计充矸换煤480万吨,矸石充填量565万吨,实现了矿井巨大经济效益。
在原有的综采工作上,该矿领导人积极学习先进工作技术,深入推进绿色智慧化矿建设,按照“以点带面、以线促面”的思路,实现采煤智能化、掘进自动化、提升运输无人化。6月份,该矿建成了11504W智能化工作面,实现煤机记忆截割,支架成组移动,推溜全程数字化操作,能减少24人,人均提高1043吨/月。
提高工作效率 激活内生动力
提升工作效率是企业发展的一把利剑。为确保原煤生产任务完成不打折、质量不降低,翟镇煤矿充采、综采工区坚持每月月初召开班组长座谈会,下达产量分解指标及任务考核办法,每旬对各班组产量进行一次汇总和通报,增强班组安全生产紧迫感。根据产量指标科学规划采煤机运行速度,既减少了“无用功”,又避免了设备超负荷运行。通过制定任务完成激励政策,对超出的工作量根据架数进行工分奖励,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给职工,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在进行搬家倒面、末采等大型工程期间,该矿不断优化各岗位工作流程,坚持科学分工,强化岗位间协调配合能力,力争从交叉检修中节约时间。同时,积极开展班组间的劳动竞赛,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激活工人内在积极性,为企业良好经济运行态势添砖加瓦。
本网通讯员:闫晓飞 沙孟斐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