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转变”推动管理再次革命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九龙矿瓦斯治理和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同时井下运输战线长、巷道维修工作量大,入井人员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单班入井高达六、七百人,交接班最高峰超千人。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单班入井限员的要求,该矿在装备升级、管理机制、作业模式和劳动组织等四个方面,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九龙特色减人提效的新路子,矿井单班入井人数控制在400人以下,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
该矿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为宗旨,制定了《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依托万兆工业以太网建设,全力构建“宽带+物联网”信息承载平台,实现井下重点地区4G信号全覆盖,为各类机电设备和安全监控监测提供“网络到家”服务。
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在回采面应用智能工作面控制系统,可远程操控、监控机组、支架和溜子等设备;在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了掘锚护一体机、双臂液压钻车和柴油单轨吊,提高掘进和运输效率;采掘后路运输应用地面集中控制系统,只需2人(井上1人值守、井下1人巡查巡检)即可操作所有运输设备,改变了以往一人一机操作的复杂作业。
巷道整修使用修复机配小型刮板输送机、超远距离喷浆机、履带式运输车等新设备,实现减人提效;加快打造南翼集中供液和北翼大流量乳化泵站,减少硐室掘进量和乳化泵站安装拆除工作量;排水泵房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
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
该矿成立了定员管理领导小组,每月统筹生产任务,梳理当月重点地区,合理安排人员配备;制定了《定员管理》、《升入井管理》等相关制度,对各专业和各单位的作业制、定员人数以及升入井秩序,进行了明确并制定了奖罚标准,规范了井下单班及交接班期间作业人数。
调度室根据矿井总体生产布局与各单位生产实际需要,创新采取“双八制为主、四六制为辅、穿插作业补充”的组织形式,对入井人员管控实行逐日逐班次精准调度管理,最大限度的利用井下工时。其中:主作业人员采取双八作业制,井上交接班;现场交接班人员采取四六作业制;零散作业、紧急任务见缝补空,采取穿插入井作业,保证井下总人数始终控制在380-390人,从而提高作业工效,有力保证了单班入井人员精确可控。
由“传统化”向“程序化”转变
该矿改变以往传统化的作业模式,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井下作业定时、定量,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从人员升入井到作业过程均流程细化,如:详细制定了采掘头面打眼支护、开机出煤、皮带启停等作业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每小时的工作量,最大限度的实现工作量饱满和时间无浪费。
同时,改变传统的日周月检制,创新试行了机电设备集中检修制,将机电工平均分配给各班组,平时保运转,定期对设备进行集中检修,采取了成立检修小组、设备包保作业等措施,明确检修项目、标准、周期、考核、工资分配等要求,在保证检修质量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后路人员。
由“一人一岗”向“一岗多能”转变
该矿不断优化劳动组织模式,科学安排精简人员,持续深化和巩固安全素质提升百日攻坚活动成效,不断摸排优化井下操作岗位,推行兼职并岗、一岗多能。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内容、突出重点,实施了集中岗位拓展培训,创新方式、注重实操,分级负责、分类施教,打造复合型职工队伍,实现了作业人员“既背着扳子、又带着铁锨”“既能瓦斯检测、又能测风爆破”等“一人多证、兼职并岗”的用工新格局。
同时,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放心人不入井”的理念,针对作业人员惯有的思维模式,制定了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用工效率。
该矿通过上述管理模式“四个转变”,均衡组织生产,严控井下人数,实现安全高效,可谓矿井管理的又一次革命。
本网通讯员:杜鹏龙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