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郯城皇亭路的时光絮语
|
工作间隙,同事一句“立冬到了,得添衣服”的提醒,让我下意识看向桌上台历,立冬的脚步已然临近。它宛如一位沉稳的行者,悄然踏入郯城这片满是故事的土地。风裹挟着丝丝凛冽,在皇亭路的街巷间肆意穿梭,轻轻撩动街边枯黄的银杏叶,沙沙声似在诉说季节更迭的动人故事。 我沿着皇亭路缓缓前行,脚下的沥青路历经岁月打磨,泛着温润光泽,宛如一部无声的史书,承载着郯城的过往。从热闹繁华的街市到静谧清幽的小巷,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每一处转角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路两旁的店铺,有的已挂上冬日招牌,暖黄色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街道上,像一层金色薄纱,为清冷的立冬增添了几分温馨。路过一家老茶馆,门口铜炉冒着袅袅青烟,茶香四溢,丝丝缕缕钻进鼻腔,撩拨着我心底的闲适。我忍不住走进茶馆,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 店内布置古朴温馨,木质桌椅散发着淡淡檀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老板是和蔼的老人,他微笑着为我沏上一杯热茶。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一双温暖的手,轻轻驱散了我身上的寒意。 “立冬一过,日子可就真冷咯。”老人一边擦拭茶具,一边和我闲聊。他说起皇亭路曾经的模样,那时路没有如今宽阔,店铺也没这么多,但人们生活简单快乐。每到立冬,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谈论着来年的希望,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屋里。我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那个充满温情的画面,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时代,人们的心紧紧相连,纯粹的幸福让人向往。 从茶馆出来,我朝着西关三走去。这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立冬时节,更显质朴真实。街边菜市场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卖菜的摊主大声吆喝着,那洪亮的声音似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生活的热情。新鲜的蔬菜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一位大妈正和摊主讨价还价,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达成交易后又开心地离去,仿佛赢得了一场胜利。走进一家杂货店,店里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老板热情地向我推荐适合冬天使用的物品。看着货架上温暖的毛毯、厚实的棉鞋,我意识到,立冬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人们对温暖和生活的执着追求。在这小小的杂货店里,我看到了生活的琐碎与美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离开西关三,我前往北马庄。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在立冬的笼罩下,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村口古树下,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聊天。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中却透露出平和与安详。 我走上前去打招呼,老人们热情地邀请我坐下,和我分享北马庄的故事。以前这里贫穷却充满温情,大家互帮互助。每到立冬,村里人会早早准备柴火,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嬉笑玩耍。一位老人指着远处的田野说,立冬万物收藏,但大家心里一直盼着来年的好收成。他的话让我深受触动,在这看似寂静的立冬,北马庄的人们怀揣希望,默默耕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北马庄的土地上,美得如梦如幻。我站在村口,心中感慨万千。立冬,这个看似寒冷的节气,却因皇亭路的烟火、西关三的生活气息和北马庄的希望,变得温暖而充满力量。 当夜幕降临,我踏上回家的路。风依然凛冽,但我的心中满是温暖。这个立冬,我与郯城的皇亭路、西关三、北马庄有了一场美好的邂逅,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

双节同辉处,郯城月正
知了集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