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一线:“老抠”师傅的持家经
6月30日,在中油测井吉林分公司川南测井项目部的生产例会上,项目部设备负责人史鑫伟把一台维修好的马丁代克摆在桌上。他说:“这次维修只花了15元邮费,却省下了3万多元购置费。”
这台重获新生的老设备,背后有着一个修旧利废的故事。
一周前的傍晚,刚结束测井作业的中油测井吉林分公司C4101作业队队员正在收拾工具。在仪器车角落,作业队队长孟清云搬出一台“沉睡”了3个月的马丁代克。“现在新设备采购周期长、价格高,关键时候还得靠这些老伙计顶上。”他一边擦拭设备上的灰尘,一边对C4101作业队员王涛说,“徒弟,给这‘老伙计’会会诊。”
“师傅,新设备不是配发了吗?”王涛有些不解。
“新设备当然好,但老设备也不能轻易报废。”孟清云解释说,“测井作业的环境比较复杂,如果动不动就换新设备,根本控制不住成本。”
只见孟清云娴熟地拆开设备外壳,游标卡尺在编码轮上一量。“你看,只磨损了0.3毫米。”他又指着编码器内泛绿的电路板说,“厂家建议整体更换,其实换个零件就好。这上面的绿锈,酒精擦拭后,再用吹风机烘干,就能解决。”
一场关于“老伙计”重生的维修课,在井场的夜色中悄然开始。
孟清云手把手教王涛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测井设备最怕虚焊,要像老中医号脉一样,耐心检测。”当王涛第三次测量失败时,他没有直接指出问题,而是讲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故事:“那时候,设备更简陋,老师傅们连焊锡都省着用……”
故事里藏着经验,也安抚着徒弟的焦躁。
凌晨1时,随着示波器上出现稳定的脉冲信号,师徒俩相视一笑。孟清云擦了擦额头的汗:“明天吉富801井要连续作业30多个小时,多一台设备就多一份保障。”
这仅仅是川南测井项目部修旧利废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以来,中油测井公司号召打响“经营效益保卫战”。川南测井项目部就把“抠”成本、“抠”效益的理念,扎扎实实落到了每一个环节。从设备一丝不苟的预防性维护到优化作业流程,从人走灯灭、电脑关机到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省,成了大家刻在心里的本能。
正如孟清云常说的:“咱们石油人,既要驾驭得了新技术,也要守护得好‘老伙计’。”(特约记者 薛晗 通讯员 王利国)
(编辑:韩语) |
-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防汛应急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