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武“四弦和鸣”,奏响潞安恒通化工逆势奋进曲
去年以来,面对日益增大的市场经济下行压力,潞安恒通化工公司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真抓实干,为企业经营发展全力以赴,王传武便是杰出代表。他作为公司经营部副部长,以“制度融合、调研破局、一事一契、营销革新”四项举措为抓手,带领团队运用系统化思维,解锁企业经营新局面,推动效益在逆势中实现增长。由于工作出色,“五一”期间荣获“化工事业部劳动标兵”、“七一”期间获评“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制度融合:党建引领,筑牢管理坚实根基
王传武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制度建设与党建要求深度融合,促使公司经营制度与集团标准紧密接轨。在物资管理领域,王传武主动牵头,梳理年度限额以上应招未招物资清单,确保公开招标实现全覆盖。同时,修订《设备防腐保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创新推行30万元以下物资电子平台询比价机制,大幅拓宽了供应商选择范围,为企业采购到性价比更高的物资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资产管理方面,王传武推动制定《闲置资产管理办法》,分类统计需处置的闲置资产,并严格按照集团财务管理部废旧物资处置审核程序操作,确保资产处置合法合规、高效有序。他还推动修订《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按库龄分段列出明细表,在公司内部积极盘活库存,严格考核超半年未领的物资计划提报部门,避免了物资积压和浪费。他梳理经营部各业务环节,提升供应商、客户、物流和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将可能存在管理漏洞的副产品全部推动上平台销售,优化了企业的经营流程。
调研破局:精准策略提升效益
面对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王传武将市场调研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引。他深知采购与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精准解决。为此,他主动带领团队走访同行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行业协会以及专业资讯公司。每到一处,他都虚心请教、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点,为企业的降本增效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2024年,市场形势愈发复杂严峻,企业生产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王传武灵活调整供销策略,大胆创新定价机制。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主要原料黄磷、原盐的对标数据较2023年度大幅下降,采购成本显著降低;烧碱、双氧水的销售对标价格成功实现由负向转为正向,销售形势焕然一新。这些成果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一事一契”:精准施策创造效益
2024年,王传武以公司“一事一契、一事一表”工作模式为有力抓手,将效益提升作为核心目标,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丙烯销售方面,他推行长约公式化定价模式,全年成功销售丙烯4.48万吨,每吨丙烯较现货提价55.91元,直接增加效益250.5万元。甲醇销售上,他引入电子竞价机制,全年竞价销售甲醇31.91万吨,与安迅思鲁南价格相比,每吨降低17.13元,为企业降本546.62万元。在原盐库存管理上,他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当原盐库存处于高位时,果断要求氯碱营销中心消耗库存10000吨,维持低库存运行。如今原盐价格下降,企业取得机会收益100多万元。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营销革新:立体协同,构建高效产销体系
王传武积极创新营销模式,不断优化采购、销售渠道。他以甲醇、黄磷等大宗原料采购及40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PVC市场开拓为重点,在采购上坚持以直采、竞价采购为主线,黄磷实现与厂家全部对接,甲醇实现了厂家直采与竞价相结合,实现了原料采购质优价廉、供应稳定的效果;在销售上坚持以周边市场为主、外围市场为辅的原则,不断优化PVC、烧碱销售渠道,坚持直销为主,大力开发PVC医用市场,烧碱加大鲁中、鲁西南市场开发,增加魏桥、赛得利等终端客户长单量,积极有效应对行业新变局。同时,他推行“款到发货”制度,实现全产品货款100%预付,创行业回款效率新纪录,有效降低了企业资金风险。他主导开展危化品作业标准化改造,组织安全培训,实现了经营环节零事故目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 图1:王传武(中)参加百川氯碱会议与同行交流; 图2:王传武(左)和同事在查看丙烯长约价格情况; 图3:王传武(左)和同事在盐价高位时把盐库库存降至低位。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