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的实干人
任士强是潞安恒通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电气维修一班班长,中共党员。1991年 7月从郯城县技工学校毕业后,他就选择了公司,扎根一线三十四年,初心未改。由于工作出色,2024 年获评集团化工事业部优秀员工。 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打造硬核团队 他深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秉持“吃苦吃亏在前,享受利益在后”的理念。他以身作则,赢得了职工信任与支持,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他所带班组承担双氧水厂、树脂厂电气维修重任。他针对电气设备点多面广,与工艺机械、计控设备相连,工作琐碎繁杂现状,他奉行“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坦诚相待”的态度,与各厂各级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在分管厂范围内形成了顺畅和谐的外部工作局面。在班组内,他坚持实行班组晨会制度,通过逐人签名观察其班员的精神状况,决定其是否能胜任一天的检修工作,同时也可以发现职工是否存在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以进一步跟踪其状态,接着把每日的主要检修任务分配到各个检修小组,并交待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他积极组织班组班委会、班务会、民主生活会的召开,营造民主、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组氛围,为电修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坐实隐患排查治理,变被动为主动 他秉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消灭电气设备异常与事故在萌芽状态。他将一日两次的电气设备巡查与每日隐患排查表结合,依据岗位职责、分管设备和区域,为每人量身定制一本隐患排查记录表。同时,根据分管区域特点制定巡查标准和内容,将重要设备运行参数作为重点巡查目标,并每日记录在巡查表中,实现重要设备动态管理。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停车和影响产量的事故发生。 针对日常隐患排查、工艺岗位反馈以及各级检查出的设备隐患问题,他将其录入“目前及近期需要完成的工作”电子表格。通过表格,可每日查看问题项的整改情况、整改进度、未完成原因及备件提报情况等。未完成项、正在进行、完成整改分别用红色、橙色、绿色文字标记。这种方法避免了检查多、整改项多时容易出现的漏项和突击整改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了有序、可控、随查随改的闭环管理。 强化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他针对班组人员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难题,依据休班情况、检修任务量及风险程度,合理调整检修小组人员,保障检修任务圆满完成。面对难度大、风险高的任务,他亲自带队,靠前指挥,确保检修工作安全无事故。此外,他落实安全管理“三时段”。班前,组织安全预想,让成员明确任务风险与防范要点;班中,加强安全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班后,开展安全点评,总结经验教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电修一班的安全防线愈发牢固。 他积极组织班组成员,编制电修一班岗位流程标准化手册,将隐患排查、电动机等设备的检修流程、各重大设备的异常及故障现象与对策一一记录在册,并不断根据工作实际修改和补充,逐步成为大家日常检维修的标准化行动指南,提高了班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精益思想下的“算账文化”为引领,降本增效 他立足实际,盘点库存、深挖现有资源潜力,开展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工作。他跟踪设备问题并纳入检修计划,利用倒车和装置大修机会检修,避免失修停车造成经济损失。同时,积极利用闲置资源增加效益。在去年的 1号、2号双氧水装置大修过程中,他带领班组成员消除不停电无法处理的隐患,并改造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增强安全性和稳定性。配合双氧水厂改造循环氮压机,将电机由原来的 110KW 改为 30KW,解决了老旧设备工作效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提升了设备安全水平。生产中,1号双氧水新上2 台双氧水稀品管道泵、成品罐稳定剂泵需DCS 控制开停和状态反馈,从现场机房需铺设 9 根四千多米电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昂贵。他查阅台账并与工艺人员沟通,发现双氧水停运的浓品系统有部分泵设计时有 DCS 控制开停和状态反馈功能。最终,他与相关人员确定方案,带领电修人员对之前停用线路进行查线、倒线、改设备标识和线号标识等,实现了新上设备的控制功能,节省了电缆材料及电气施工费用约 10 万元。双氧水空压站新上两台脱盐水管道泵,若故障停泵超 5 分钟,大空压机会联锁跳车,后果严重。他带领攻关小组,在不敷设电缆的情况下,通过加中间继电器等方式实现备用泵自启,既节省费用,又保障装置稳定运行。 图1:任士强(左)带领班组成员检测双氧水厂氢气管道防静电接地电阻阻值; ![]() 图2:任士强(右)在检测双氧水厂1号双氧水2号稀品管道泵二次回路完好情况; 图3:任士强(右)在检查循环氮压机电机轴承运转情况; ![]() 图4:任士强(右一)在给职工培训双氧水厂1号脱盐水管道泵的电气控制原理。 图5:任士强(最前排)在和班组成员一块培训班组岗位流程标准化手册。石启平摄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