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煤海巨舰 乘风破浪

    2025-01-07 10:14 [煤企通讯]  来源于:潞安化工古城煤矿    作者:朱春柳
    导读:这是一颗煤海明珠,于岁月的幽深处闪耀着乌金的光泽,照亮工业文明的征途; 这是一座地底的黑色宫殿,巷道纵横似殿宇的回廊,矿车往来如穿梭的信使,传递着能源的使命; 这是一群勇者的战场,安全帽是他们的盔胄,工作服是他们的铠甲,他们在黑暗中前行,为
       这是一颗煤海明珠,于岁月的幽深处闪耀着乌金的光泽,照亮工业文明的征途; 
           这是一座地底的黑色宫殿,巷道纵横似殿宇的回廊,矿车往来如穿梭的信使,传递着能源的使命; 
           这是一群勇者的战场,安全帽是他们的盔胄,工作服是他们的铠甲,他们在黑暗中前行,为人间开采温暖与光明。 
           投产五年来,累计开采煤炭资源近4000万吨,利润超过130亿元,上缴税费达到30亿元...... 
    它就是古城煤矿,是集团唯一独资分公司,是“金牛”企业,是“优势发展的一批”,是“A+”企业的“常客”。自2019年12月31日获得批复文件正式竣工投产,该矿如蛟龙入海、雄鹰展翅,在太行山下的百里煤田迅速壮大,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古城YOUNG板”。  
           五年来,卓越的业绩让古城煤矿获得无数殊荣: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省属文明单位、山西省“优秀企业”、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状...... 
                  一抹先锋红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古城煤矿创新实施党建绩效管理和党建调度管理,积极践行“讲政治、守底线、强融合、蹚新路”党建工作新模式,形成了以“党委抓绩效评价、党支部抓标准化建设、党员抓价值创造”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三抓”机制,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硬功夫”。 
          针对铁路专用线项目推进缓慢问题,古城煤矿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克服疫情影响、过采空区、雨季施工等困难,于2022年5月20日实现铁路专用线对外发车,标志着古城煤炭外运划时代篇章正式开启。这是该矿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党政融合谋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积极开展“六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推行“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综采二队党支部推行“136”工作模式,通过职工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实施精准化服务;安全调度党支部创建“党建红+安全蓝”党建品牌,促进安全工作做实、做优、做细、做强;后勤党支部运用“三个一”工作法,打造“舌尖工程”“解放双手”等精准服务项目……近年来,该矿党委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将“党建+安全”“党建+生产”“党建+经营”“党建+服务”工作任务纳入矿党委《月度任务书》进行重点管控,每月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持续开展“转思想、转作风、聚人心、促发展”和“我是古城人,我爱古城,我为古城作贡献”等活动,培养了一批金牌员工、安全卫士、生产干将、精益典范、创新达人、服务之星,切实做到“红色引擎”动力强劲、“党政融合”有力有效。 
                一幅战略蓝 
          顺势者智,聚势者盈,驭势者胜。身处新时代,古城煤矿从全域大势中审视当前形势,从复杂环境中寻找发展机遇,瞄准“新”、立足“效”、聚焦“智”、把握“绿”,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3年8月9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清到古城煤矿调研考察,围绕世界一流企业的“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16字标准,对该矿的未来发展提出新要求。 
           结合自身发展“六大优势”,古城煤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科学调适2024年至203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定位“1+2”发展战略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同类一流现代化矿井,打造数智驱动标杆矿和绿色发展示范矿;同时,建设具有“一流的风险管控能力、一流的产品生产能力、一流的品牌塑造能力、一流的创新引领能力、一流的现代治理能力、一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矿井。
           赢在战略,胜在执行。这样的战略目标,不可谓不远大,不可谓不艰巨。2024年9月,按照集团“仰观天时、俯察地理、聚焦人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指示要求,古城煤矿组织骨干力量,在重新调整中长期抽掘采衔接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古城煤矿提升核心竞争力行动方案》,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全面提升产品力、运营力、创新力、治理力和人才力为抓手,将发展战略落地落细。 
                 一组敬业黄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新一轮国资国企深化提升行动,古城煤矿落实“推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等八个方面要求,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打出一套革故鼎新、释放活力的“组合拳”,激发创业敬业的热情。 
          作为新兴主力矿井,古城煤矿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构建价值创造一体化融合考核管理体系,投运精益数智运营中心,组织召开月度经营分析会和“头脑风暴会”,推动业财融合,促进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同时创办《价值创造》企业内刊,打造企业文化亮点名片。 
          在实施“六定”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该矿深入推动机构改革。2023年以来,撤销精益化管理部、人事部、通风队,监测监控部、职教部分别更名为数智化管理部、职工培训中心,保卫部和信访办进行合并,生产服务部及其下属队组重新建制、梳理职能,实现机构更精简、职能更优化、运行更高效。同时,形成重点工作专班机制,组建精益管理、“六个专项提升”、数智化矿井建设等三个工作专班,做到统筹协调、集中攻坚、力出一孔。 
           此外,该矿狠抓项目管理,制定成本工程、投资项目后评价等管理办法,规范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流程及管控措施,以“项目网络化、网络清单化、清单契约化”为抓手,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机制,推动工程项目高效实施,在集团月度排名中多次名列前三。鲍店风井项目作为后劲工程和生命工程,通过强化项目管理、多部门协同高效推进,于2024年11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初步构建三区生产格局。压煤村庄搬迁项目也于2024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进一步释放先进产能、延长现有采区生产服务年限提供有力保障,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片科技绿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效果评价为导向、以正向激励为主线,全面构建创新体系”,古城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王艳军在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交流研讨时直抒胸臆。该矿积极践行“未来已来,唯创者先”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三支创新队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做到向新提速、向绿而行、科技兴安。 
           投产五年来,该矿深入开展各类创新活动,亮点纷呈。数十个管理创新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取得国家专利超过50个,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古城煤矿“结合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入选2022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复杂条件下长综放无煤柱工作面回采关键技术》被评为山西省煤炭绿色开采优秀案例;“两堵一注+下筛管”组合拳等项目以“小创新”解决“大难题”;推行“五小”创新成果“职工姓名命名法”,多次荣获集团级以上奖项,特别是2024年一举摘得9项煤炭行业级“五小”创新奖项,创历史最高,全员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加快高端智能装备更新和智能化系统建设,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古城煤矿顺应智能化发展潮流,打造“1+X”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逐步实现生产环节减人化、固定场所无人化、关键环节智能化、生产经营数智化。2024年5月,该矿25个智能化子系统顺利通过验收,成功跻身II类中级智能化矿井行列。同时,借推广大规模设备更新迭代的东风,重点引进了12000KN型液压支架、锚杆支护钻车、硬岩掘进机、主煤流沿线集控系统、“一钻一视频”和“电子围栏”等先进采掘配套装备和安全设施,建成一批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推行空压机等设备智能化改造,为安全生产按下“快捷键”。 
           绿色低碳是古城煤矿发展的底色。按照“三步走”路径,该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初步建成“绿色矿山”。持续推进采空区塌陷区道路路面恢复,助力矸石填沟造地行动;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充填系统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探索绿色开采技术;持续优化沿空留巷工艺技术,五年累计成功留巷1.1万米,回收煤柱6044.6米,多采出煤炭资源318.2万吨;每年开展党员义务植树活动,在主井场地打造集团首批碳中和基地;强化“三废”合理利用处置,“中水”复用率达到82.8%,危废全部按规定处置,矿区短途清洁运输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初步打造碳资产管理平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 
                 一本算账“金” 
          近年来,古城煤矿按照集团“双18字”要求,坚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并重,围绕做强煤炭主业,强化对标挖潜,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内涵发展取得真金白银的实效。 
           创建圆环式精益对标管理机制。构建以“四个一”业财预算与对标挖潜融合模式,完善并发布多项关键性实施办法与奖励机制,全面开展“真对标、对真标”。明确“212”重点对标内容,科学运用“利润=收入-支出”公式,全面开源节流,通过“三增、三降、三优、三提”,进一步提升经营质效。2024年共形成380项精益项目,截至11月底,累计增收1.24亿元,降本约1.3亿元。 
           全面预算管理精准有效。在上一年年底,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方式,精心编制下一年度全面预算方案,第二年9月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围绕月度生产衔接计划,企管部门迅速且精准地将销售、生产、费用等多层级预算指标分解至各单位,每月跟踪落实并分析存在问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运营的顺畅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集团首届数字化大赛上,古城煤矿参赛的三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自主开发的预算管理系统荣获生产经营专业第一名。 
          “以前我们的经营管控缺乏精准度,也未形成高效的管理流程。如今大不一样!‘算账’文化落地以来,我们的全面预算管理逐渐走向了精细化。”古城煤矿企管部副部长李慧说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2年古城煤矿实现投产三年达产目标,2023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100万吨,2024年原煤产量略有增长,“拳头产品”喷吹煤产量246万吨,创历史新高。通过持续开展“六个专项提升”活动,该矿成功打造集团首支年产500万吨综采王牌队组,两支综采队荣获集团“最强采煤队”称号,无论月产、年产还是初采月产,都创下集团能源板块第一的新纪录;吨煤成本由原来的近600元压降至500元以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20年的不到100万元/人﹒年,迅速提高到2023年的235万元/人﹒年,提质增效跑出“加速度”,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种暖心橙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暖心实事只多不少”,这是古城煤矿职代会报告上的铿锵誓言。该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广大职工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将职工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推动企业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五年来,员工收入逐年提升,腰包更鼓,并享受带薪休假“能休尽休”;主井澡堂投入使用,副井职工澡堂改造并更新智能化更衣柜,职工食堂开设烘焙食品新窗口,现代智能多功能报告厅改造完成,职工公寓投放公用洗衣机,在集团率先建成智慧洗衣系统,“三堂一舍”建设取得重大成效;设立快递驿站,为职工网购就近取货提供便利;设立广播站,定时播报古城新闻、点播音乐,推动“声”入人心;井下巷道投用除尘风机,助力“护目清肺”;高品质完成文体活动中心升级改造,高标准建成智慧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德育路、心理关爱中心;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服务,贴心为困难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推动井下岗位特殊劳保及时精准发放,工装特殊部位加固加厚;持续实施全员健康体检、职业病体检、女职工“两癌”筛查体检......一件件暖心实事,一个个惠民工程,让广大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投产五年来,从初试牛刀到傲视群雄,古城煤矿在发展中探索创新求突破,在变革中砥砺前行铸辉煌,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初心,积极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为潞安化工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志合越山海,心齐平壑川。站在新的起点,古城人将朝着数智驱动、绿色发展两大方向,克难奋进,团结拼搏,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不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看,一艘煤海巨舰,正向“高质量发展的同类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彼岸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本网通讯员:朱春柳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