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一场与低温和时间的极限竞赛
“333胶带机滚筒出现故障,胶带出现严重跑偏。”12月深冬的一个傍晚,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地面调度室传来巡检工人急切的声音。
“立即停止运行,加强现场检查,我马上到现场。”南露天煤矿胶带运行一部维修队队长郑立新放下对讲机,迅速组织检修人员火速奔向现场。情况紧急,矿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也迅即赶到现场,一场无声的“抢修任务”,一场与时间赛跑“战役”打响!
快速响应 现场排兵布阵
胶带运输系统是露天矿山最重要的命脉,333胶带机突发跑偏故障,原煤生产与运输瞬间面临瘫痪危机。在迎峰度冬关键节点与2000万吨产能稳产达产重点任务的双重压力下,时间紧迫得如同被拧紧了发条的时钟,每一秒的流逝都似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间。
入冬以后的霍林河气温骤降、冷风如刀,呼啸声夹杂着堆积的浮雪在空中肆意飘散,夜幕降临,气温更是低至零下三十度,冰冷的空气似乎要将一切冻结,此时对讲机中的抢修指令如冲锋号角一般响亮、划破寂静的寒夜。
精兵强将、各司其职。维修人员们立即对333胶带机进行全面系统地“把脉问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耳朵紧贴设备,通过设备声音感知设备状态,年轻的工人们则手持检测仪器,紧张有序地配合排查。很快,他们发现滚筒与调跑偏托辊出现磨损,导致胶带跑偏严重,需要即刻更换并调试。
斗战严寒 抢修热火朝天
找出问题所在,下一步就是制定检修方案。为了能以最快速度恢复胶带机的运转,矿长曹宝玉带领队伍在现场安营扎寨、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
气候恶劣、灯光昏暗、故障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找出最合适的检修方案并不容易,只能一遍遍的研究讨论、形成方案、实地检验、推到重来……“皮带运输是咱们矿山的生命线,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咱们要顶得住,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最紧迫的任务!”曹宝玉鼓励大家伙儿。
寒冷的天气让设备外壳和零部件都变得异常冰冷且脆弱,维修工具也仿佛冰冻一般难以操作。每一次拆卸螺丝、每一次安装都像是在与严寒进行一场艰难的拔河比赛。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战中,维修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哈着白气,不停地搓手跺脚取暖后又迅速投入工作。有的趴在冰冷的地面上,脸几乎贴着雪地,只为能精准地操作工具;有的高高举起沉重的部件,手臂在寒冷中不住颤抖,却咬牙坚持,饿了就随便啃几口冻得硬邦邦的面包,渴了就喝一口冰冷的瓶装水。
争分夺秒 交出合格答卷
时间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效益。面对任务和困难,维修队兵分两路,一路负责紧急调运新设备和抢修材料,另一组人员落实现场安全措施,负责拆卸安装工作。抢修现场,人头攒动,铁锤敲打声、电锯声空中回荡,冬夜的寒冷没有挡住抢修人员迫切恢复设备的热情,参与抢修人员,个个挥汗如雨,俨然一片繁忙抢修的景象。
一张张布满油污和汗水的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终于,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试运转,皮带运转正常,设备重新发出平稳的运转声,一场抢修战落下了帷幕。
望着胶带输送机上的煤炭源源不断的流动,大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群在寒夜中无畏前行的维修人员,用他们的坚韧与执着,战胜了恶劣天气和艰巨任务,在冰天雪地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为保障生产顺利运行铸就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本网通讯员:贺兴达 吴博萱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