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构筑人才大“摇篮”,抢占人才新“高地”

    2024-07-15 09:41 [煤企通讯]  来源于:徐矿集团张双楼矿    作者:肖长华 辛峰
    导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徐矿集团张双楼矿深入践行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锚定矿井十四五人才规划目标,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39人才工程和人才九条、矿人才十条,围绕安全生产链布局人才链,聚焦产业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徐矿集团张双楼矿深入践行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锚定矿井“十四五”人才规划目标,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39”人才工程和“人才九条”、矿“人才十条”,围绕安全生产链布局人才链,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企建设,健全“选人、育人、用人”人才培养机制,深挖各类人才潜能,倾力培育“德才兼备”青年人才,着力打造矿井高素质人才发展生态和集团公司人才摇篮基地,切实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和强力人才支撑。
      张双楼矿党委坚持党管干部人才的鲜明导向,用力“智”撑创新发展,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强企的发展优势,以政治标准统领“育选管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聚焦“育选用管”全链条人才生态,始终把人才工作列为矿党委“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合理运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全力培养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三支队伍”,不断凝聚起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人才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坚持“满眼都是人才”理念,完善落实“人才十条”政策。矿党政十分注重青年人才选拔和培养,直指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中的种种隐形“天花板”现象,用人才机制推动破解产业工人队伍技能人才发展瓶颈问题,制定完善具有矿井特色的《实施意见》《产改任务清单30条》《十大项目实施方案》以及《产改“双十”行动》《“十大”再提升》等保障措施,围绕人才“育留用管”五项机制全链条协同发力,聚力打造集团公司煤炭行业人才建设基地。遵循矿井安全生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持续畅通培训、创新、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选树、交流和使用等工作标准,源源不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力助推产业工人提地位、富口袋、美生活。
      强化素质提升,坚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该矿坚持将“人才资源”打造成“优势资源”,用心搭建多个平台。聚焦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三支队伍”素质提升,采取多项举措全方位拓宽人才发展舞台,持续加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补强创新的“硬件”和“软件”,激发矿井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最大化释放出“人才红利”。一是精心搭建技能培训平台。为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培训成效,向职工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方便快捷的学习通道,不断探索引进"硬核”教培装备,增强职工培训“软实力”,搭建起矿井立体式、系统化培训工作新架构,充分发挥培训网络、虚拟仿真、VR/MR教学优势,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创新“沉浸式安全培训体验教学室”,实施实景化教学,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出煤矿井下冲击地压防治、智能化采煤、掘进、通防等场景,极大提高了职工日常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徐州信智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张双楼矿安全培训管理平台的上线使用,实行了学习积分,使职工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二是努力创建成长成才平台。该矿打通技术工人成才通道,实施技能等级晋升工程。矿井相继出台《关于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高质量建设人才基地的实施意见》和《张双楼煤矿人才“十条”》等政策激励技能晋升,大力推行“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工作法,打破学历、职称、身份壁垒。近两年来有6名产业工人通过公开竞聘被提拔为集团中层副职领导,2名优秀产业工人走上副总工程师岗位,56人走向科(区)级管理岗位。综采二区检修班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文彬、特级技师吴建群、顾大明等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人才不断涌出。三是积极构筑创新实践平台。大力鼓励创新工作,积极培育创新“沃土”,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有效载体,不断提升职工学习知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水平。近年来,通过各类创新平台打造出以全国劳模马奔、“江苏工匠”吴建群、“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吕龙清、“煤炭行业技术能手”闫兴南、李昆等为代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团队。同时,聚焦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聚才,产业工人闫兴南在第十五届全煤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二等奖,职工徐培峰、闫兴南、吕龙清、李昆等4人在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取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技术工人过硬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四是拓宽“以师带徒”传技平台。随着矿井当前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锤炼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已经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吴建群劳模工作室实操培训基地“人才孵化器”强大辐射功能,通过开展“名师带徒”“结对帮带”等特色活动,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创新能手与职工签订师徒合同,以“一对一”、“手拉手”形式向徒弟传授岗位操作技能、工作流程、施工工艺、设备维修等专业技能知识,确保技艺薪火相传不断层。去年组织了对68名优秀技能人才与136名产业工人签订的“师徒合同”进行了综合考评。两年来累计有400人通过中级工技能晋级、144人通过了高级工技能晋级,不断构建技能工人思想政治觉悟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实验室”、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此外,驰而不息地抓好后备人才培训储备,组织新入职大学生签订“双师协议”,实施一人一策培养方案,与25名2024届高校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
      完善收入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通过加大投入、强化激励等举措,大力破除人才发展障碍壁垒,全面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学知识、懂技术、能创新的人才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积极营造崇尚技能、鼓励创新浓厚氛围。持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一线产业工人倾斜,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经济待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标准的津贴,每人每月给予100元、300元、500元、800月技能津贴,两项津贴每月共计35万元;对领军人才、特殊技能人才、关键技能人才等49人,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优秀技能人才发放特殊津贴。近年来,对获得技师资格的22名产业工人每人奖励5000元,对获得高级工资格的289人每人奖励1000元,总计奖励4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产业工人学技术的热情,使高技能人才成为了“香饽饽”,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收入增涨了、饭碗端得更牢了。
      科技赋能提升创新热情,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制定“十大再提升”行动计划,凝心聚力培养“时代工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关心劳模工匠,礼赞劳动创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纵深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换档升级,在集团公司系列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三三四”产改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奋力打造全国一流产改“示范矿”。大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建立“五小”创新评比机制,按照季度组织“五小”评选奖励,激发了职工的首创精神。近两年,矿井“五小”创新项目达到279项,其中有8项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五小”成果,42项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挥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孵化”作用,裂变拓展了李兵工作室等9个创新工作室,李兵工作室已经升级为江苏省冲击地压研究中心。吴建群和李兵分别出版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和《徐州矿区深井开采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控成套技术》等专著,将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奏响了新时代“咱们工人有力量”主旋律。
      构筑人才大“摇篮”,抢占人才新“高地”。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复合型高技能工匠人才队伍,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快集团公司人才基地建设,不断打造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平台、新载体、新空间,鼓励产业工人一专多能。通过深入持久开展“五小”创新竞赛活动,激励产业工人劳动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产业工人学历层次,提升产业工人品牌创建,提升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工人安全意识,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学习、业务精湛、绩效优良、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为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网通讯员:肖长华  辛峰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