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晒账本”转向“亮绩效”潞安化工漳村矿践行“算账文化”纪实
项目:+480m水平无煤柱顺序开采布局特色模式,收益:同比减少投入1900.6万元;
项目:混凝土制备输送上料机替换为煤流,收益:节约费用37万元……
这是漳村矿生产科“算账文化”账本里几个相关项目。翻开他们的账本,从“晒账本”到“亮绩效”,一串串亮眼的成绩背后,是生产科坚持“以结果论英雄”理念,深化践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的直接体现。
480水平下的“算大账”
“算账文化”首先要算大账、增效账。当前,480水平是漳村矿的“主战场”。如何一改以往粗放式开采,通过工艺优化、技术升级等科技创新手段,达到精采、细采、全采的目的,是生产科负责人罗明坤心中始终“揪着”的事。
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天下。以罗明坤为代表的生产技术人员在充分总结2603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回采经验的基础上,从设计源头入手,优化480水平各采区、工作面规划,突破每条顺槽仅服务一个工作面的传统巷道布置模式,各相邻工作面巷道进行联合布置,实现“一巷多用”。就是一条巷道在不同工作面回采时起到不同功能,同时可实现整个采区零煤柱。既可减少工作面圈定工程量,实现高效快速圈定,营造宽松有序衔接环境;又可以实现采区资源全部回收,达到精采细采目的。
“沿空留巷技术的引进代替了我矿传统的留保护煤柱动压巷道掘进施工,在有效解决我矿采掘衔接失调的前提下,保安煤柱可实现开采,相比传统方式,每推进一米,不仅可减少施工成本投入1.7万元,并且按照吨煤700元计算,每一米回收的煤柱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6.5万元。”罗明坤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
像这样的大账还有很多,比如480水平大巷布置优化、过地质构造联合支护参数优化、五限位孔新制式工钢棚等等,一个个项目背后,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千万,一分一厘都是生产科强化精益管理的结果,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332”管理流程里的“精益账”
材料消耗是生产组织、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降成本”的关键一环,如何达到材料消耗最少、成本最低、效益最大,是管理的根本所在,是落脚点,也是切入点。实际工作中,生产科下大力气管控井下各个作业点的材料投入,先后制定《漳村矿生产承包组支护材料管控办法及奖惩制度》、《生产科材料管控流程》规范材料的审批、转运、回收复用,全层级协同,全流程优化,力争做到“一切浪费都要止”的精益化材料管理。“3-3-2”材料消耗流程化管理。
“3”即:材料预算三级审核制度;生产科全员参与材料预算、材料审批工作,采用包队制度,在月度作业计划确定以后,科队联动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材料计划制定后实行三级审核制度,依次报支护组→科长→矿领导审核,确定材料计划的精细化管理。
“3”,即:材料投入三级管理制度;建立材料领用审批台账并严格执行三级管理制度,包队负责人审核队组材料申请→科长复审→支护组确认(综合井下盘点、历次审批、作业完成量及回收复用情况)。严格执行材料审批制度,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投入和由于规格不符等问题造成的浪费。制定“额外支护材料申请表”,对不在月度作业计划内的用料进行申请审批,由包队、科长和分管矿领导进行审批确认。队组审批的材料要根据工程量严格审核,用料情况根据现场工程重点和非重点下料。能有效的控制任务乱安排、材料乱审批、井下乱堆放等三乱现象。
“2”即:材料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现场使用,即以“钉钉”报送作为辅助手段,从每天的使用情况实时监测现场的消耗,通过消耗控制成本的投入;一手抓现场库存,即采用每月“逢五”清点井下材料存放情况,精准投入后续材料,保证材料不浪费,巷道内零遗弃,零,保证材料管理精益化,效益最大化。
“针对材料的回收复用,我们生产科认清“库存就是浪费”这一理念。并就库存材料进行盘库,大型材料要实行循环复用。尤其更新厂库存的工字钢进行分类,物尽其用,在非必要情况下不投入新的工字钢。对井下的大型材料回收升井后进行整形复修,有效减小投新量。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份我们就节省材料消耗费用34.14万元”生产科材料组组长李广忠这样说。
本网通讯员:李伟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