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黑撒绿撒”变奏曲

    2019-11-01 10:03 [煤企通讯]  来源于:蒲白矿业公司    作者:李娜
    导读: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渭北大地的蒲白矿区煤炭专用线上,圆头灯、黑烟囱、大煤兜、红车轮的蒸汽机车,以伟岸的雄姿,撼人的气魄,吞云吐雾,驰骋在矿区100多公里的蒲白铁路线上,为矿区煤炭外运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历史的功臣。 老机车司机亲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渭北大地的蒲白矿区煤炭专用线上,圆头灯、黑烟囱、大煤兜、红车轮的蒸汽机车,以伟岸的雄姿,撼人的气魄,吞云吐雾,驰骋在矿区100多公里的蒲白铁路线上,为矿区煤炭外运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历史的功臣”。 
           老机车司机亲切地称蒸汽机车为“黑撒”(陕西方言,意黑头)。蒸汽机车司机这份工作是又脏又累,冬天,司机们得迎着寒风探出头瞭望前方的铁路,以确保行车安全。夏日,炽热的阳光和锅炉散出的滚滚热浪,使驾驶室的温度攀升到六七十摄氏度,炉火烤得皮肤通红,非常难受,司机们常常被汗水和煤灰裹成了一个黑泥人。煤没了,抡起大锨一锨锨加煤;渴了,提起水壶咕嘟咕嘟灌口水;饿了,啃上一口随身带的干粮……每次下班,人都累得要虚脱一般,一回家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除了累以外,他们身上从来没有一件干净的工作服,衣服上总是煤渣点点。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司机师傅们却是任劳任怨,从不叫苦不喊累,凭着一丝不苟的作风和辛勤努力,于1995年在这群蒲白机务段的司乘人员中涌现出被原煤炭工业部评为部级劳模的何忠辉、被国家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的7021机车包乘组。 
           几十个年头过去,这帮机车司机与蒸汽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师傅不知带过多少个年轻司机,勤劳的他们眼里全是活,铲煤、擦车、检修,哪里需要上哪里,把蒲白的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和光明,为蒲白矿区煤炭外运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九十年代后,因动力较差,耗时、耗能又耗力,蒲白的机车也要换代。作为国内仅有的蒸汽机车的停止使用,被封存起来的“黑头”曾多次引来国内外的蒸汽机车爱好者前来摄影留念。此时,机车效率较高、整备时间短,持续工作时间长,用水量少的内燃机车闪亮登场了。
           年轻的司机们习惯称内燃机车为“绿撒”。机车通体以绿色为主,车内设有空调,对讲、信号设施及列尾装置等。“热不着、冷不着,吃饭、喝水全解决;手指一动车轮转,长龙滚滚勇向前”,对环境没有什么污染,不会排出含二氧化硫的黑烟,开动时也没有蒸汽机那样的噪音,机车安全、高效、快捷。看着性能良好而崭新的新型机车,司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由于机车的改型换代,如今的机车司机们的工作环境也比以前大有改善,现在的司机们穿戴整齐干净,使人们以往印象中又黑又脏的“油包”、最“邋遢”的火车司机形象从此成为历史,再也不用像当年那样被戏称为“捡破烂的”,工作的体面使司机们的自我感觉也变得良好。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随着陕煤蒲白白水煤矿、朱家河煤矿的关停,铁运公司从先前的“旱涝保收”步入“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2016年,铁运公司积极响应矿业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机、电、工、车、辆……各工种岗位职工带上铁路工具、带上看家本领,穿上那身不变的“铁路蓝”,更怀揣那份扭亏为盈、追赶超越的梦想,在公司干部职工、家属亲友的不舍和期盼中驶向了宝鸡、驶向了益阳,开启了铁路人走出去发展、走出去寻梦的新征程。李久平,是一位从1989年参加工作就先后驾驶“黑头”和“绿头”的老司机,曾被矿业公司、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荣誉,2016年7月成立杨陵包乘组以来,他又驾着9581机车机车,带着对铁路的感情和热情投身“走出去”发展大潮。 
           从烧煤的蒸汽火车头到烧油的内燃机车,从蒲白老区的东风4B到宝麟承运部的东风8B型内燃机车,从蒲白老区百里铁路线到宝麟、益阳的几百里铁路线,火车头的变化见证了火车司机工作环境的逐步改善,见证了矿区铁路运输事业的曲折发展,同时也见证了铁运人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和团结务实、从严治路的铁路精神。 
     
    本网通讯员:李娜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