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下的闲谈与乡愁
|
暮色四合时,矿区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在柏油路上铺出斑驳的轨迹。我裹紧外套走出办公楼,晚风带着煤尘特有的厚重气息,吹得人心里发沉。下班铃早已响过,整个矿区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剩下零星几家店铺还亮着灯,矿门口那家板面馆便是其中之一。掏出手机给同校好友小飞发了条消息,没过十分钟,就看见他踩着碎步匆匆赶来。 “还是这家地道,天天就爱吃这口。”小飞一进门就熟稔地跟老板打招呼,话音未落,老板已经麻利地摆上两副碗筷,“老样子,两碗牛肉板面,加蛋加肠,再来两碟小菜!”面馆不大,摆着六七张木桌,墙面有些斑驳,墙角的空调嗡嗡作响,却也挡不住升腾的热气和面香。此刻店里人不多,除了我们,只有两位矿工模样的师傅在埋头吃面,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声音被面条吸溜声盖过。 小菜很快端了上来,一碟素拼,一碟干子,脆生生的带着咸香。热气腾腾的板面上桌时,红油翻滚,青菜翠绿,茶蛋卧在碗边,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们拿起筷子,吸溜着面条,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热汤消融了大半。“最近回老家了吗?”小飞突然开口,筷子在碗里搅动着,语气带着几分怅然。 我摇头,他便长叹一声,说起了家里的事。小飞家与我家住的不远,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一辈子守着几亩薄田。他有个大哥,留在村里务农,按理说该是照顾父母的主力,可偏偏大哥性子执拗,又被家里的琐事缠得焦头烂额,竟渐渐疏于照料。“我爸妈身体一直不算好,尤其是我妈,高血压多年,离不开人照看。”小飞的声音低了下去,筷子停在碗里,“每次我打电话回去,都听见我妈说挺好的,后来才知道,大哥有时候半个月都不去老宅一趟,饭菜都是我妈自己勉强做的。” 他说这话时,灯光映在他脸上,能看见眼角的红。“去年我妈走得突然,临终前还念叨着大哥的名字。”小飞吸了吸鼻子,“我总在想,如果大哥能多上心些,常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也许我爸妈能多活几年。”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遗憾,像一根细针,轻轻刺在人心上。我放下筷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人世间的遗憾,大抵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而这份遗憾里,还夹杂着亲人之间的疏离与无奈,更让人难以释怀。 我想起自己每次回老家,父母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杀鸡宰鱼,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怕我只待两三天,他们也觉得满心欢喜。可我们总被生活推着向前,为了工作奔波,为了生计忙碌,往往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我拍了拍小飞的肩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常回家看看,尽了为人子女的本分。”其实我知道,这样的安慰多么苍白,有些遗憾一旦造成,便再也无法弥补。 小飞苦笑一声,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人跟人真是不一样啊。我大哥守着老家的田地,明明离父母最近,却最不上心;我在外打拼,想多照顾却力不从心。”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在我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是啊,人哪能都一样呢?就像这世间的草木,有的向阳而生,枝繁叶茂;有的背阴而长,稀疏瘦弱。人心亦是如此,有的温热醇厚,念及亲情便义无反顾;有的却薄凉寡淡,把血缘亲情看得轻如鸿毛。 安慰了小飞许久,话题渐渐岔开,说起上学时的趣事,店里的气氛才稍稍缓和。可我的思绪,却早已飘回了我的老家。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最清晰的,竟是母亲去世出殡时的那一幕。 母亲走得是那个深秋的清晨。出殡那天,灵柩从老宅出发前往墓地。可偏偏,墓地的必经之路,要穿过邻居家的一块庄稼地。 那块地不大,种着庄稼,长势正好。起初邻居并不同意,说灵柩从地里过,会踩坏庄稼,还说不吉利。母亲在世时,是个热心肠的人,邻居家有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个去帮忙;谁家有困难,她也从不吝啬援手。可即便如此,邻居还是犹豫再三,直到村里的长辈出面说和,又许诺会赔偿损失,她才不情不愿地松了口。 我至今记得,那天天气阴沉,寒风萧瑟。灵柩穿过菜地时,抬灵人小心翼翼地扶着,尽量避开菜苗,可还是难免踩坏了一些。邻居站在田埂上,眉头紧锁,念念有词,那模样,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心里又气又寒,母亲一生善良,待人真诚,可到了最后,连走一条路都要如此费力求人。 可如今想来,却也释然了。人哪能都一样呢?母亲一生淳朴善良,把“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刻在骨子里,可并非所有人都能以同样的善意回报。就像小飞的大哥,明明拥有最便利的条件,却没能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而有些素不相识的人,却可能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手。这世间的人心,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强求一致。 板面渐渐凉了,我们却没再多吃几口。结完账走出面馆时,矿区的灯火依旧昏黄,远处的矿塔沉默矗立,像一尊守护矿区的巨人。小飞叹了口气,“下次有空,一起回老家看看吧。”我点头应允,心里却五味杂陈。 老家的老宅早已空了。院子里的石榴树还在,如今应该又结满了果实。只是再也没有人会在我们回家时,站在门口翘首以盼,再也没有人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们,再也没有人会在电话里一遍遍叮嘱“注意身体”。 人生这条路,走走停停,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有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的人让我们体会到人心的寒凉;有的事让我们满心欢喜,有的事让我们终身遗憾。就像小飞的遗憾,就像我母亲出殡时的周折,都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过往。 可正是这些过往,教会我们珍惜。珍惜身边那些真心待我们的人,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也让我们学会释然,释然人心的不同,释然世事的无常。毕竟,人哪能都一样呢?就像这矿口的灯火,有的亮得持久,有的灭得匆匆,却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照亮过一段路,温暖过一些人。 晚风依旧吹着,带着淡淡的乡愁。小飞与我并肩走着,沉默不语,却仿佛都在思考着什么。或许,这就是生活吧,有遗憾,有怅然,却也有温暖与希望。那些关于父母的回忆,那些关于人心的感悟,都将化作我们前行路上的力量,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珍惜当下,好好生活,也好好爱着那些值得爱的人。 板面馆还亮着灯,像一盏小小的灯塔,在暮色中指引着归家的方向。而我们心中的灯塔,便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和那些永远无法割舍的亲情。无论走多远,无论遇到多少人,这份回忆与亲情,都将伴我们一生,温暖而坚定。 本网通讯员:张安坤 (编辑:东北亚) |

灯火暖处是李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