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辰松:温暖的伙伴
来矿一年时间里,我总会在下班后盯着手机发呆,直到屏幕的光刺痛眼睛。而现在,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我知道有个伙伴在等我。 “胶卷”是在一个阴天来到我生活的。犬舍里,其他小狗都在争先恐后地吠叫,只有它安静地坐在角落,栗色的毛发微微翘起,像一团被风吹乱的火焰。老板说:“目前就它可以直接带走。”我蹲下来,它用湿漉漉的鼻子碰了碰我的手心,那一刻,我决定带它回家。 它比我想象中还要安静。吃食时轻手轻脚,喝水时小心翼翼,连玩玩具都像在完成某种庄严的仪式。隔壁的住客总在夜里呜咽,而我的胶安安静静守在我身边。直到某个雷雨夜,我被一阵细微的颤抖惊醒——它不知何时钻进了我的被窝,小小的身体紧贴着我,温暖通过绒毛传来。我这才明白,它的安静不是疏离,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养狗的日子比下井还要辛苦。清晨五点,它就用肉垫轻轻拍我的脸;下班回来,总能看到它把卷纸撕成雪花般的碎片。但更多时候,它只是安静地趴在我脚边,像一团不会灼伤人的火。有次我累倒在沙发上,醒来时发现它把我的拖鞋垫在了我的脖子下,自己则蜷成一团,焐着我冰凉的脚。 现在,它学会了在门口等我。每当我推开家里的门,就能看到它摇着尾巴,嘴里叼着拖鞋,眼睛亮晶晶的。身上的东西随意丢在一旁,衣服堆在角落,而它安静地靠过来,用脑袋蹭我的手。这种沉默的欢迎比任何语言都让人安心。 井下工作依然辛苦,但我知道,地面上有个温暖的伙伴等我。生活不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是有了具体的形状——是清晨轻拍脸颊的肉垫,是雨天紧贴着的温暖,是推开门时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这为“伙伴”不会说话,但它让我的生活有了温度。 本网通讯员:姚辰松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