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里的幸福感
我出生于1983年,是一个物资相对比较匮乏的年代。记得8岁时,镇上有了一个“食品加工小作坊”。每到中秋时,小作坊就开始制作月饼,他人是不能随便靠进和进入“月饼工厂重地”,所以小镇的孩子们只能假装在小作坊周围玩耍,为的是能闻到那飘出来的,世间最好闻的“香甜”月饼味。
每次去买月饼,都是父亲去,具体买了几个是不让我们知道的。只记得排半天队后回到家的父亲,会给我和我姐一人一个月饼,我们拿到的第一时间是把二块月饼摞的高起来,比一下哪一块大,要是谁有幸拿到了“大”一圈的月饼,就会无比的得意。
记忆中的月饼,就是掰开后,里面有着足足的花生仁、瓜子仁、冰糖、还有“红绿丝”,运气好的话会有一、两颗葡萄干。那时的我,不知道这种月饼叫“五仁月饼”,天真地以为所有的月饼都是这样的,月饼的味道也都是这样美味,都是这样馅料足足的,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满足。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粮油副食品也不需要去粮店去排队和定量购买了,供销社也关门不再营业了,小镇上有人自己开起了商店,里面吃的、喝的、用的,甚至还有洋娃娃都有得卖了,而小作坊的月饼也不怕吃不够了。
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一诗中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啊!在这美好的中秋月夜里,我的中秋月饼是醉人的,穷秀才爱情故事也是醉人的。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我年年都盼望着我这醉人的中秋月饼,盼望着父亲讲述那醉人的穷秀才爱情故事,可是,再也听不到了……
本网通讯员:李荣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