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青海能源集团:机修车间的初冬暖流

    2025-11-19 11:55 [煤企通讯]  来源于:青海能源集团    作者:李海生
    导读:节气行至初冬,大地换了模样。清晨五点三十分,我推开家门,踏入尚未褪尽夜色的世界。路灯依旧亮着,在蒙着薄霜的路面上投下昏黄光晕。风是今日最鲜明的印记不再是秋日的爽利凉意,而是沉甸甸、湿漉漉的,贴着地面盘旋,钻进裤脚、刮在脸颊,带着高原独有的
           节气行至初冬,大地换了模样。清晨五点三十分,我推开家门,踏入尚未褪尽夜色的世界。路灯依旧亮着,在蒙着薄霜的路面上投下昏黄光晕。风是今日最鲜明的印记——不再是秋日的爽利凉意,而是沉甸甸、湿漉漉的,贴着地面盘旋,钻进裤脚、刮在脸颊,带着高原独有的凛冽宣告:冬来了。
           从柴旦通往鱼卡矿区的通勤路,在初冬晨光里显得格外清晰坚硬。路旁的沙枣树几乎一夜褪尽残叶,枝桠如铁划银钩,直指灰蓝色苍穹。太阳未升,东边天际只有一抹淡到极致的绯红,宛若羞怯少女的脸颊。
            踏进矿区大门,另一番景象扑面而来,高耸的井架天轮在晨曦中勾勒出巨大而沉默的剪影,选煤楼的庞大轮廓逐渐从黑暗中显现,交织的运输皮带管廊如钢铁巨龙的骨架,蜿蜒向远方。风在这里更显具象,呼啸着穿过钢铁缝隙,发出低沉呜咽;卷起煤场边缘的细碎煤尘,扬起阵阵黑色薄雾。
           我的岗位便在这里。班前会一如既往简短有力,值班队长声音洪亮:“冬天到了,天气转冷,大家务必注意安全!”散会后,我和工友们各自走向岗位。
     
           推开机修车间厚重的大门,仿佛跨入隔绝外界的宇宙。门外是初冬寒风,门内却是钢铁、机器与人体温度共同烘托的“小气候”——这里没有四季更迭,只有运转与停歇、完好与故障。高耸的屋顶下,天车滑动时发出低沉轰鸣;巨大的液压支架如疲惫的巨人,静静躺在检修平台上等待维护;各式机床、车床、铣床、刨床,静待我们赋予指令,修复磨损的零件;工作台上,锉刀、扳手、游标卡尺、千分表等工具分门别类、整齐排列,它们是我手臂的延伸,是与冰冷金属对话的语言。
     
           今日第一项任务是修复一台采煤机行星减速器。它的外壳布满油污煤尘,恰似刚从战场撤下的铠甲。我和同事先用高压清洗枪冲刷掉里外污垢,水流冲击金属,溅起冰冷水花。随后,我们用扳手和液压拉马小心翼翼地分解设备,当齿轮、轴承、密封件等零件逐一裸露,宛如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我们用肉眼观察、用手感触、用听音棒辨识,判断每一个齿轮的啮合面是否出现疲劳点蚀,每一根轴承的滚珠是否存在细微磨损。
           “你看,这个轴承的游隙好像有点大了。”同事用千分表测量着抬头说道。我凑过去细看指针摆动,点头回应:“嗯,立冬了,设备也‘怕冷’,间隙变化比夏天更敏感。换掉它,按上限公差配个新的。”
            这便是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懂修复,更要懂预防。我们深知,立冬后井下温度更低、设备负荷更大,金属会变得更“脆”,润滑油会变得更“黏”,任何微小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停机事故。我们的指尖感受着金属的每一次细微震颤,耳朵分辨着机器运转的隐秘杂音。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冰冷的钢铁造物,更是井下工友的安全与矿井设备的平稳运行。
           修复过程是枯燥与专注的交响曲:用砂纸一点点打磨齿轮表面的毛刺,直至其光洁如镜;用刮刀对大型轴瓦进行精密刮研,直至每平方英寸的接触斑点达到规定数量。汗水从额角渗出,顺着鼻尖滴落在冰冷零件上,“嗤”地化作一缕几乎看不见的白汽。
     
           机修工人,是幕后的幕后。看着每一台经自己手修复的设备,如同农民望着播种的庄稼、匠人凝视打造的作品,这种创造与修复带来的成就感,无可替代。我们守护着设备的“健康”,便是守护着整个井下设备跳动的“脉搏”。
          下午往往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当上午还是散乱零件的减速器,经清洗、修复、更换、重组,严丝合缝地合上最后一道箱盖;当我们加注新润滑油、接通电源,看着它在空载测试下平稳运转,发出均匀有力的“嗡嗡”声时,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它不再是一堆废铁,而是被赋予新生的“战士”,即将重返井下切割坚硬煤层。想象着它在井下深处轰鸣,想象着滚滚煤流通过输送带涌向地面,最终化作千家万户的光和热,我们手上的油污、脸上的汗水,便都有了非凡意义。
          夕阳西沉,初冬的落日格外巨大浑圆,像一枚熟透却无温度的咸蛋黄,缓缓沉入选煤楼的巨大轮廓之后。下班了,我仔细清理工作台,将工具擦拭干净放回原处——这如同一种仪式,为一天的有序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或许有人认为,煤矿工人的生活艰苦,与“美好”相去甚远。尤其初冬之后,北风呼啸、万物萧瑟,工作环境愈发严酷。但我却从中品味出独特的美好:这份美好,在于亲手触摸工业的脉搏;在于公司发放的厚棉衣、暖棉帽;在于与工友们十年搭档结下的深厚情谊,在于检修设备时相互扶持的简单默契。
           初冬于我,不是寒冷的开始,而是温暖的承诺。它承诺着,通过我们默默坚守的匠心,人间暖意将得以延续,且越冬而愈暖。
     
     
    本网通讯员:李海生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