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700米钻探工地见闻
七月的雪域高原,阳光像被揉碎的银箔,撒在亘古不化的冰川上,折射出刺目的光。我们一行从拉萨乘车来到了西藏申扎钻探工地。这里轰轰烈烈的钻探施工场面,热火朝天的干劲以及柴油机的轰鸣声,把我一路的疲乏冲到了九霄云外。这里虽无枪起枪落,虽无两军对峙你死我活,但不能说这儿不是“战场”。
此时正是雪域高原地质勘查的黄金期,西藏已进入雨季,绵绵阴雨不断笼罩着钻探施工工地。然而,这丝毫没有削弱西藏申扎县甲岗钨钼铷多金属矿区找矿突破项目施工钻探工作者的攻坚斗志。
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在西藏有2个项目部(组),勘查区域在海拔约4700米的藏北高原。为做到雨季期间“安全、高效、优质、快速”,各项目部(组)迅速制定了技术、施工、安全、质量的标准工作流程,在材料、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好后勤保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争分夺秒,力争早日完成钻探施工任务。
开工以来,一三九水文公司西藏申扎项目部全体人员没有离开过岗位一天,他们密切关注各个机台的施工进展情况,往返于各个机台,亲临一线指导工作,现场解决生产难题。
施工勘查过程中,他们精细分析总结每个钻孔、每只钻头、每个层位、每口井的提速措施和安全预案,形成一套具有西藏申扎矿区的钻进提速方案。技术组认真分析申扎矿区地形地貌,从改变泥浆浓度到扩孔下套管,从慢速钻进到小回次提升,反复试验,先后探索出“双管干钻”法、“金刚石双管双动钻进法”等多项创新钻探工艺,成功解决了破碎带钻进慢的问题,使钻井效率有所提升。
修路与钻机场地平整是保证能否正常施工的重要前提。矿区布孔修路处在海拔5700米左右的位置,修路的地方距离项目部3公里,落差600米左右。空气稀薄,风大,温度低,山上全是冻土加石头,岩石大而坚硬,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只能磕碰出一排白点儿,山上随时会飘雪落雨,风夹着雪下来,使人无处躲藏。
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项目负责部薛晓斌,起早贪黑地蹲守在修路现场,任凭风吹日晒雪打。由于山高路远,来回一趟需要一个多小时,体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中午没有吃过一顿热饭,饿了啃几口冷馒头,渴了就喝个纯净水。在大家的努力下,3台挖掘机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硬是在陡峭的山体上修出了一条条山路,平整了一个个机台,保证了钻机可以顺利到达各指定位置。
钻探地质工作者与时间竞速、和风雨抗衡,秉持“抢晴天、战雨天”的拼搏精神,向着施工的黄金节点目标发起全面冲刺,勘查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景象。
在勘查工地上,我见到了一位年轻的团员钻工。他是从病床上“逃来”的,钻机刚开钻时间不长,上夜班时就患了感冒,机长劝他在家吃药休息一天,他谢绝了机长的关心,“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因我而影响生产”。他带病坚持上班,掏岩粉,加钻杆干起活来真勇敢。钻工们三班倒的奋战在勘查工地上,极度的疲劳和辛苦不用说,生活是最关键的。炊事员想方设法调剂伙食,包饺子比较麻烦,但职工喜欢吃,就带着家里休班人员为大伙包饺子改善生活。
雨季到来,安全生产不松懈。班长寸步不离操作岗位,工人时刻关注柴油机泥浆泵的运转情况、钻探场周围的安全环境,加钻杆、起钻下钻忙个不停。此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多打进尺,早见矿。
刘晓光刚从石油大学毕业来到西藏申扎项目部,由于高原气候不适应,头痛、嘴唇干裂,十分痛苦,连吃饭都困难,但他一声不吭,度过了适应期后,天天到勘查工地指导修路、修钻机平台。
张晓亮,即是技术负责又是党员,勘查工地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寻找自身的三个位置:“思想工作中的补差位置;勘查钻探场上的排头位置;关心职工生活的兄长位置。”有效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勘查区内,有3台挖机和一台装载机保障修路及钻机转场的安装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我们了解到,目前,勘查区已完工400米到500米的钻孔3个,钻工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完工钻机的安装、水路的铺架,6个不同孔斜的钻孔正在加紧施工。
为保障雨天施工安全高效推进,项目部早作谋划,提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储备了充足的防雨防汛物资。同时,相关人员也加大了施工现场巡查力度,重点排查雨季施工钻机风险注意点,还紧密关注气象部门的实时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钻探施工,最大限度降低雨天对钻探进度的影响。
多台施工钻机轰鸣声此起彼伏,泥浆泵持续稳定运转,钻工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之中。技术人员严格依照钻井设计,精准把控钻孔坐标、成孔深度与设计斜度,为勘查质量保驾护航。
在这里,项目部、钻机与职工之间不存在命令式的领导,钻工自地觉服从管理,分配的任务都能圆满完成。钻机上下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保持了高昂斗志和士气。党员的表率作用和职工的自觉行动已向人们表明: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已落到了实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思想已在每台钻机职工的头脑中扎根。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申扎项目部全体员工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风雨(雪)中坚守岗位、克服困难奋勇前行,全力以赴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本网通讯员:石宝安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