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点赞新装备 创新解难题
人员不断减少是一线单位的普遍现象,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让有限的人员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能一直是各生产单位的攻坚方向。在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7432接续工作面安装工作中,该矿集思广益、上下联动,从装备上找突破口,创新使用了气动单轨吊,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系数,为工作面安装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工作推进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通道。
大胆用“新”作出最对的选择
10月份,该矿7432接续工作面安装工作进入到两部溜槽安装阶段。7432综放工作面切眼倾斜长度约201.7m,切眼实测平均倾角28.3°,最大倾角达38°,是建矿以来倾角最大的工作面。倾角大,人员站立都有困难,使用传统工艺和装备安装溜槽,对安全完成任务挑战极大。
“我们要总结以往工作面安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装备使用上不要畏手畏脚,要大胆创新,以安全高效为目的,积极采用新装备、新工艺减轻人员劳动强度。”该矿分管矿领导在组织协调会上给出了工作建议。“新装备”成了7432安装任务中的重点研究对象。生产准备科科长、党支部书记、技术员轮流井下跟班、现场测量、搜集问题、细致分析,超前预判潜在的安全风险,全面梳理施工方案,最终“新装备”从理论调研走上了现场实施的正轨,气动单轨吊首次进入接续工作面溜槽和转载机安装工作中,展开了一段人人点赞的安装工作新局面。
因“地”制宜激发最大的成效
单轨吊是采煤队物料运输的得力装备,在上下巷并不鲜见,但是在接续工作面切眼设备安装工作中还是头一回使用,新装备能否顺利进驻工作面,是摆在生产准备科眼前的第一道难题。
“下巷溜子道倾角小,地势平坦,使用单轨吊时不用辅助设备进行控制,其自身的制动功能即可满足启停要求。在前部溜槽安装中,由于巷道倾角大,单轨吊使用受环境影响,抱闸制动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单轨吊不同的使用位置上,生产准备科科学研判,根据工作面条件因地制宜,在切眼上口到工作面下口路段,采用气动单轨吊加绞车辅助运输相结合的方式,给单轨吊增加一道控制力,为安全运输上了一层双保险。
新装备就位后工作能否更灵活机动,使用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检验。
“以前用手拉葫芦,工人要从上口切眼到工作面来回跑,光在设备运输上就耗费了大量体力,真正到了安装阶段几乎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工作效率很低。使用单轨吊运输后,设备的组装、起吊、运输、对接实现了一站式完成,工序精简后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该科党支部书记迟德刚介绍说。
气动单轨吊运输、安装设备,减少了辅助运输系统中的钢丝绳运输环节,减轻了以往人员摘、挂、挪手拉葫芦、拽拉绞车钢丝绳等多道工序,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近二百六十块溜槽的安装工作总共用了15个班,比以往减少了6个班的工作量。
灵活好用得到最高的评价
新装备在运用中是否得心应手,生产一线的职工最有发言权。
“以往用绞车下放溜槽,一次只能下放两个平板车,每个平板车最多能运两块,现在使用气动单轨吊,一次能运送6块溜槽。之前只能两块两块的组装对接溜槽,现在一次对接一二十块,比以前少出不少力。”安装班班长史广存笑着说道。
到底少出了多少力,举个最直观的例子——这次溜槽安装工作,史班长没有挪移一部单体。
使用传统装备时,溜槽需运送到工作面进行安装,这就要“改棚扶棚”,也就是拆卸并挪走单体,腾出空间,拼接好溜槽再迅速将单体重新支护到位。一个班下来往往要拆装多部单体,来来回回挪腾,工人喘口气的空都没有,身心俱疲。气动单轨吊运输能力强,在工作面上口就能完成组装,设备运送至工作面,只要进行对接这一道工序即可完工,“装备升级了,上班不累了,这活干得又快又好!”生产准备科职工们给出了一致好评。
“这次使用新装备给我们带来了新启发,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积极创新,发挥装备在工作中的作用,让工人干得更安全、更省力,领导管理更省心、更放心。”该科科长刘光道说道。
本网通讯员:李姣姣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