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抹“红”
“作为平均海拔在5000米施工的党支部,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项目职工克服雪域高原上的种种困难,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缺干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组织保障。”这是十九局矿业公司西藏玉龙铜矿项目党工委副书记黎安胜在项目开展“两学一做”上的讲话。
该项目位于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区,矿区海拔高度 4500-5124m,项目员工克服头痛、胸闷、气喘、发烧、呕吐等症状,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在雪域高原上迎风飘扬,成为雪域高原上最亮眼的一抹“红”。开工至今,项目党组织狠抓队伍建设,树标杆、强示范,党员身先士卒,突出了“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优秀红色品质。同时,项目还深入开展了“党员先锋岗”活动,把“创先争优”融入到施工生产中,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达标,项目提出“我是党员我带头、保安全、保质量、立足岗位当先锋”的口号,促使项目员工做到施工“三无”,即施工区内无违章违纪行为、无安全质量事故、无不文明施工行为。 真正做到施工生产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相结合,克服了项目前期交通不畅、施工用电不畅、网络不畅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施工计划多变、工期紧的情况下,按照既定方案紧张有序、高效务实地一步步推进工作顺利投产创效。
项目充分履行央企责任和担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力所能及地为当地藏民排忧解难。317国道是玉龙铜矿项目通往江达县的必经之路,七月的藏区气候变化无常,积雪刚刚消融,雪水冲刷路面,加之路上来往的都是重型货车,路上泥泞不堪,附近村民出行非常不便。居住在扎晒罗村的次仁央宗驾驶摩托车外出因路上淤泥使车辆不受控制,央宗摔倒受伤在家卧床休养。项目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10名共产党员自发组织三台水车义务清洗矿区附近的317国道。两天后,一条5公里的宽敞大路被清理出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藏民出行,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称赞。
“杨刚,告诉车队司机晚上都把棉服穿上,天气预报说是今晚温度能降到零下三十一度,交班时我还会着重讲一下施工安全。”
“好的,吕经理,我会一直盯着施工现场。”
这是项目副经理吕增波与车队队长的对话。
吕增波从2018年9月入场以来,就一直坚守在海拔5100米的采剥现场,与烈日寒风为伍,与扬尘风雪为伴。他初上高原的体重是180斤,而现在他的体重只有不到140斤。他常常忙碌了一天以后刚刚躺在床上,一通电话他又奔赴现场。对于奋斗在雪域高原上的员工来说,他就是主心骨,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与职工一起排除采剥现场的各种施工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业主的各项节点任务。偌大的施工现场,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平均一天得走十二公里以上,现场三百多人,他都能记住每个人的姓名和来至哪儿。吕增波曾是一名军人,骨子里始终流露出军人的气质,同时,他也是一名多年的老党员,共产党的初心与担当,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他也始终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军人本色去坚守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铁建人的初心,将自己的热血挥洒在这茫茫的雪域之巅。
作为雪域高原上的一抹“红”,玉龙铜矿项目党工委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在“生命的禁区”里前行,履行着中国铁建共党人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像一朵朵傲然挺立的格桑花,严寒摧不垮它,冰雪冻不倒它,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谱写着雪域高原上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继续书写铁建人传承“青藏高原精神”扎根雪域边陲的奋斗史。
本网通讯员:徐伟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