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运输科:运输线上的先锋队
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运输科是一支有着290人的先锋队伍,多年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是他们的座右铭,管理细致、作风过硬是他们的标签。近两年,该科不断强化现场管理,敢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实现各项工作稳步攀升,全年高效执行了矿下达的生产任务,有效保障了全矿各单位的物料配送,完成了7335、8332工作面安装,8199、7311工作面回收等任务,为矿井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凝聚共识抓管理 解决“老大难”问题
“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运输战线长、点多面广,系统复杂,人员分散。”该科科长王恒海说,过去这些困难,让科里的职工经常出现三违行为,最初面对这种情况时,他和班子其他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打破当前这种安全被动局面,成了摆在大家眼前最棘手的问题。经过深入现场调研、走访,开科委会研究、讨论,大家形成共识,认为运输安全重在人的行为规范,抓好人的管理,就抓住了安全的根源。于是《运输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运输科劳动纪律管理的若干规定》、《运输科行为规范十个严禁十个不准》、《运输科安全事故追查处理办法》等近十项安全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为了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该科坚持奖罚分明,对生产中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的职工,一律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经常违章的职工,除批评教育外,还要进行经济处罚。同时还实行大班维修“包机制”,对大班进行设备事故考核,转变了过去维护工跟着事故走的被动局面。积极开展职工不良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抓设备的规范操作,抓职工的行为规范。自此,管理人员责任心增强了,职工自觉性提高了,安全生产有了保障,切切实实解决了运输科安全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
抓住时机勇创新 优化运输系统
近年来,运输辅助系统自动化水平在煤矿所有系统中发展最慢,变化最小,投入最少。传统的绞车、电车、小绞车接力运输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设备的落后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隐患。为快速推进辅助运输系统优化,确保辅助运输安全生产,该科借助矿井改革创新发展的好机遇,实施系统改革,对-750大巷停止了架空线供电,全部采用了12T蓄电池电机车运输,有效避免了600V直流裸露架空线对大巷作业、行走人员的安全威胁,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另外蓄电池电机车摆脱了架空线的制约,只要轨道满足运行条件的区域,均可运行,也方便了生产需求。同时,该科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发明创新了DK6-30kg/m整体道岔的应用,照明自动停送电系统,材料车封车器等多个项目,进一步促进了运输辅助系统的优化。以开展标准化工作为契机,对-750人车库至-750石门段轨道进行整治,更换道岔并重新打地坪,更换并调直沿途照明灯,逐步提高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水平,
增效减人促实干 降低生产成本
为切实将“降”和“增”落到实处,该科班子成员带领运输科全科上下面对挑战、团结一心、出谋划策。严格控制材料使用,杜绝浪费现象,坚持“有旧的不用新的,能修复的必须修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材料配件管理考核力度,坚持不浪费一个螺丝一个螺母,凡是能再次利用能修复的物件,坚决回收上井,重新修复使用。同时建立了材料计划和发放标准化工作台账,规范材料配件的审批、领取、发放、保管和回收程序。制定了材料使用制度,材料领取坚持一工程一核算,不准超计划使用,现场结余必须回收,凡乱丢乱放者,一律按照材料价格双倍考核,材料成本分解到班组,考核到个人。去年一年,运输科通过修旧利废节约费用1148700元。该科注重优化劳动组织,抽调出勤不正常和病弱人员组成26人装料队,承担全矿物料的统一装运、配送工作,简化了装车运输流程和环节,物料集中上下井和运输,有利于缓解副井和暗斜井提升紧张,为采掘区队节约了下料人员。大班人员小班化,运输科大班人员学习电车司机证、信号把钩工证、单轨吊司机证等证件,在生产班人员紧张时,将人员调整至生产一线,缓解人员紧张问题。自2016年以来至今,在增加了采掘区队的下料工作的基础上,减少用工51人,节约用工成本约200万余元/年。
本网通讯员:王玉芹 张运苏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