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化煤矿:向经营管理要效益
2025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河南省郑州煤电超化煤矿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以“压缩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力,眼睛向外找政策,从强化成本管控、推进降本增效着手,持续落实过“紧日子”方针。
强化意识“挖”潜能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超化煤矿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板报等宣传媒介,向职工讲清楚、讲明白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让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从节约每度电、每张纸入手,不浪费一颗螺丝钉、一滴油、一块木料,最大限度减少浪费,严格控制跑冒滴漏及材料浪费,使降本增效活动转变为全体职工的良好行为方式和工作习惯,营造“降本增效、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源头管控“见”真章
该矿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成本管控思路,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优化采掘布局,杜绝无效生产投入。从工程规划、工期控制、工艺流程、技术创新、系统优化、现场管理等方面,科学谋划、综合施策,让每一个工程、巷道、采面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浪费。加强成本分析,对阶段性的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剖析,查缺补漏,扬长避短,以阶段性的小目标凝聚成全年总目标的完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继续深化薪酬分配改革,健全绩效工资激励约束机制,将全矿生产经营单项指标与薪酬直接挂钩,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同步联动、能增能减,实施任务目标化、分配差异化,严控人员出勤,提高全员效率,促进矿井高质量发展。
注重实效“降”成本
坚持“坏变好”“旧变新”的原则,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焕发生机”,最大限度发挥废旧材料的“剩余价值”。对扩修巷道和工作面拆除回收的支护材料制定具体的回收复用计划,并考核材料回收率和复用率;对于井下大型材料和小型设备,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按期回收入库并进行修复再利用。据统计,元月份共计减少材料投入32.23万元;2月份共回收修复加工U型钢77架、卡缆120套、拉杆406根等,共计价值27.10万元,修复各类工器具价值5.13万元。加强煤质管理,为22032工作面制定详细的专项应对措施,紧盯放煤管理,工作面放煤期间时刻观察放煤质量,见矸关闭放煤窗口,割碴期间禁止放煤作业,实时掌握工作面现场煤质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严格执行分采分运分储措施。各部门之间打破壁垒,加强沟通与协作,从计划申报、物资到货、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方面重新细化流程,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与责任归属,切实提高整体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继续加大对材料损坏、变质、埋压、误用等浪费现象的考核力度,对于浪费行为严格按照规定从重处罚,形成有效约束。同时,通过指标分解、量化考核等手段,加强对材料费用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费用在预算范围内。
亮出实招“增”效益
抓好供用电管理,落实好“削峰填谷”措施,减少峰值用电量;做好水仓清挖和水煤进入水仓前的分离,减少矿井水中的含煤量,降低设备开机率;运输线实行集中统一控制,减少设备空运转率等用电管理。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对各部门的差旅费、办公费和区队经费等指标继续按下浮50%执行,印刷品执行统一印刷、统一结算,停办全矿办公家具、办公设施,从严控制内部会议数量,做到少开会、开短会,所有会议一律从简,降低费用,确保非生产性支出同比继续下降。
企业想要办得好,精打细算是法宝。目前,超化煤矿将持续促进成本精细管理,精准制定成本费用管控措施,全矿齐动员,持续做好“成本管控”这篇大文章,为矿井各项工作高效运行贡献积极力量。
本网通讯员:田秋燕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