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山水武夷:一场忘却时光的绿意朝圣

    2025-09-15 09:20 [佳文赏析]  来源于:安徽淮北矿业集团    作者:何茂好
    导读:五月中旬的皖北,早已褪去春寒,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循着既定行程,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闽南之旅,而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兼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称号的武夷山。 行前查阅资料时,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让我对这片土地早早埋下期待。直到真正踏
    五月中旬的皖北,早已褪去春寒,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循着既定行程,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闽南之旅,而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兼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称号的——武夷山。
     
    行前查阅资料时,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让我对这片土地早早埋下期待。直到真正踏入武夷山,才发觉此言非虚。这里属典型丹霞地貌,单面山、块状山、柱状山临水而立,姿态万千;澄澈的溪水如玉带环绕,巍峨奇峰直触云端,共同勾勒出一幅奇幻的山水长卷。更令人驻足的是其间的人文印记:千年船棺悬于绝壁之上,紫阳书院留存着朱熹讲学的余韵,元代御茶园与历代摩崖石刻散落山间——武夷山的美,从不只在风景,更在层层叠叠的历史厚重里。
     
    “山挟水转,水绕山行”,这八个字道尽了武夷山水的神韵。乘一叶竹筏顺九曲溪而下,水波推动竹筏轻荡,偶有小浪却无惊险。抬头是苍翠山峦,俯首是清透溪水,侧耳能听潺潺溪声,伸手可触微凉清流。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从九曲到一曲,水势时急时缓,人随筏动,眼前景致不断变换,宛若在画中漫游。古人笔下“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的诗意,此刻竟全然化作了亲身体验,光影在水波间流转,心也随溪浪轻轻起伏。
     
     乘车沿山路前行,窗外尽是悠然景致:水牛低头啃食青草,茶农俯身打理茶园,偶尔有鸟鸣从林间传来。我急忙举起相机,想要留住这些“慢生活”的片段。山间溪泉皆向东汇入崇阳溪,一路伴着淙淙水声,还隐约能嗅到草木的幽香。明代文人徐熥曾因留恋此地景致,为其取名“流香涧”。涧谷狭窄如小巷,清凉峡处更是仅容一人通过,即便在暑夏,踏入此处也能瞬间驱散燥热。飞来峰顶的巨石斜倾,形似斗笠;玉柱峰则挺拔直立,直插云天——每走一步都是新的风景,“步移景异”在此处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山中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双乳峰。导游打趣道,这是“男人的向往,女人的骄傲”,远远望去,山峰轮廓确实与女子双乳酷似,只是大小略有差异。而更添柔情的,是玉女峰的传说:相传玉帝之女与凡间少年相恋,却被铁板怪告密,最终两人被点化为石,永隔溪水两岸。凄美故事与山水相融,让冷峻的山石也多了几分浪漫色彩。
     
    “不到天游,等于白游”,武夷山人常说的这句话,亲身验证后方知不假。天游峰虽仅四百米海拔,攀登起来却颇为费力。而半山腰的景致,堪称此行最美:九曲溪如碧色丝带蜿蜒山间,溪上竹筏星星点点,人站在此处,仿佛自己也成了画卷中的一笔。仙掌峰上,传说留有仙人手掌印,又因山体形似垂落的白绢,故又称晒布岩。岩面陡峭如斧劈刀削,那股苍劲之势,让人过目难忘。
     
    山中更添神秘色彩的,是小藏峰上的“架壑船棺”。千年木棺悬挂在危崖之上,据考古推断,这是古闽越人的葬俗。遥想三千八百年前,古人究竟如何凭借人力,将沉重的木棺运至陡峭崖壁?这个谜题,至今仍未解开,也为武夷山增添了几分跨越时空的遐想。
     
    两天的武夷山游览虽让身体倍感疲惫,心中却满是值得。正如驴友常说的“累并快乐着”,武夷山便是这样一处地方——离开时,你带走的是一身旅途的疲惫,留下的,却是满心被山水洗涤后的清澈与宁静。

    本网通讯员:何茂好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