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烽火铸就的脊梁——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2025-08-25 09:11 [佳文赏析]  来源于:潞安恒通化工公司    作者:石启平
    导读:当八十年前刺破长空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在记忆里回响,当卢沟桥的弹痕在岁月中愈发清晰,我们以最庄严的仪式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用血火淬炼过的民族精魂,在时光长河里激荡出的永恒回响。 那是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东北平原的积雪下掩
    当八十年前刺破长空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在记忆里回响,当卢沟桥的弹痕在岁月中愈发清晰,我们以最庄严的仪式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用血火淬炼过的民族精魂,在时光长河里激荡出的永恒回响。

    那是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东北平原的积雪下掩埋着同胞的尸骨,江南水乡的河道里漂浮着侵略者的罪证。但就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杨靖宇将军嚼着棉絮与树皮,在林海雪原间谱写生命绝唱;狼牙山巅的五位壮士,用坠崖的身躯在太行山上刻下永不屈服的誓言。台儿庄城墙上的弹孔,平型关峡谷里的血迹,淞沪会战的硝烟,都在诉说着一个民族从血泊中站起的尊严。

    白山黑水间,游击队员的草鞋踏破黎明前的黑暗;岭南密林中,民兵的土枪打响人民战争的序曲。从八路军战士手握大刀冲锋的剪影,到新四军战士在青纱帐里穿梭的英姿,从回民支队马本斋的怒吼,到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的战歌,每个战壕都跳动着不屈的脉搏。这些普通战士的姓名或许湮没在史册深处,但他们用生命铸就的铜墙铁壁,至今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这场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当“亡国论”的阴云笼罩大地时,是《论持久战》的真理之光穿透迷雾;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甚嚣尘上时,是平型关的枪声打破了侵略者的狂妄。百团大战的硝烟中,八路军将士用血肉之躯在正太铁路沿线撕开胜利的缺口;地雷战、地道战的智慧里,蕴含着劳动人民永不屈服的创造精神。这些星火最终汇聚成燎原之势,在敌后战场燃起熊熊烈火。

    八十年后的今天,当受阅方阵踏着铿锵的节奏走过天安门,当新型战机划破长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力的强盛,更是一个民族对先烈的庄严承诺。那些在战壕里冻僵的双手,在炮火中失明的眼睛,在刑场上高昂的头颅,都在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珍贵礼物。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抗战精神早已化作民族基因里的精神密码。它是在科研攻关中永不言弃的执着,是在抗洪抢险时众志成城的担当,是在国际竞争中敢于亮剑的勇气。当我们在南海岛礁上竖起灯塔,在戈壁滩上绽放蘑菇云,在太空深处留下中国足迹,那些烽火岁月里锻造出的精神脊梁,始终是我们挺立世界的力量源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记忆永远不该被尘封。当阅兵式上的军旗猎猎作响,当和平鸽在蓝天翱翔,我们更应铭记: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伤痛,而是将伤痛转化为前进的力量。让我们接过先辈们传递的火炬,以不屈的脊梁支撑起民族的未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