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拼搏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在潞安恒通化工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于平凡岗位默默坚守,以行动诠释“干好做精”的信念,用拼搏在平凡中铸就非凡,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生产管理部计控中心副主任刘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工作出色,他荣获集团2024年优秀员工称号。
深耕专业,投身两化融合事业
他,1978年3月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是高级工程师与注册安全工程师。2000年7月,他从山东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就选择了公司,一心扑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工作上。2003年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荣获临沂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及优秀成果应用二等奖;2006年《企业信息化暨管控一体化系统开发应用》获得氮肥工业技术进步一等奖;《智慧物流平台开发与应用》荣获2022(第八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他积极促进工业控制DCS与生产经营ERP的横向集成纵向协同,践行企业两化深度融合,2020年1月14日恒通化工作为临沂市首批郯城县首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公司获得临沂市两化融合奖励资金50万元;2023年又顺利取得了与AA级新型能力对应等级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
创新引领,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
他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控制自动化方面,采用自动化系统对化工过程操作单元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机械化作业,既减员提效又保障安全生产,工艺指标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主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管理信息化上,建设以SAP为核心的业财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集成流程、业务与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腿、人员少走路、审批不见面、全程网上办”,让工作流程更规范、标准、高效。物流智能化领域,构建智慧物流系统,实现物流智能化管理、车辆自动调度等新模式,减员增效成果显著,制卡和司磅人员大幅减少,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安全平台化建设方面,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信息化融入安全生产,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三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大幅提升,连续九年无安全事故;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数据自动采集率达100%,库存周转率提升20%;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货款回收率、预付款安全率达100%,生产运营成本降低20%。
应对挑战,助力企业扭亏脱困
202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他立足降本增效,苦练内功,积极助力企业扭亏脱困。一是完善工业控制系统管控措施。根据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要求编制《安全仪表系统点检手册》和《生产控制系统点检手册》,进一步完善控制系统操作流程,规范系统检修维护过程和步骤。持续强化仪表现场管理,保障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重点配合各装置停车维修做好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检修、调试工作,完成年度装置维修任务。二是立足降本增效,优化BPM系统流程管控;鼓励修旧利废,节省全新设备采购资金;仪表计算机设备能修尽修、减少外委外修项目,节约安装施工费用,树脂厂裂解炉B控制系统改造过程中,从实施旧机柜拆除、新机柜安装、仪表信号线拆除安装、系统组态调试等工作完全自力更生。三是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小改小革,节省采购设备费用;继续盘活停用装置闲置仪表资产,减少设备投资费用。
图1:刘超在配置网络安全策略;
图2:刘超在给职工培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图3:刘超(右)在MTO机房讲述网络配置; ![]() 图4:刘超(左)在MTO机房讲述DCS控制器原理。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