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走进一线 >

    科技创新:在平凡处深耕,于日常中突破

    2025-03-19 17:19 [走进一线]  来源于:潞安恒通化工公司    作者:石启平
    导读:在潞安恒通化工公司59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从不是悬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生产一线的生命源泉。这家深耕化工领域的新时代企业,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书写着真理:科技创新的密码,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突破里。 日常生产是创新的天然熔炉。 当氯碱厂电解
    在潞安恒通化工公司59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从不是悬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生产一线的生命源泉。这家深耕化工领域的新时代企业,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书写着真理:科技创新的密码,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突破里。

    日常生产是创新的天然熔炉。当氯碱厂电解工段烧碱板式冷却器因循环水高氯离子腐蚀频繁“罢工”时,技术人员没有停留在更换设备的常规思维,而是将生产现场变成创新实验室。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将4台镍材质冷却器升级为哈氏合金HC276材质设备。这场看似简单的“材质革命”,不仅破解了设备易腐蚀、寿命短的行业难题,更构建起耐腐蚀的安全屏障。数据显示,新设备使年停机损失减少800小时,节省更换费用152万元,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双螺旋”上升。

    员工智慧是创新的永不干涸泉眼。公司构建的“全员微创新”体系,让每位操作者都成为创新链上的活跃因子。氯碱厂电器科主任科员问永超面对6kV控制系统三大技术难题,像解"连环扣"般逐个击破:利用P127微机保护的PT断线监视功能,为控制系统装上"智慧大脑",避免误动作;引入S2端子功能配置加减速策略,让脱销装置高压泵实现“平稳呼吸”;精细调校柴油消防泵控制器,筑起消防安全的“铜墙铁壁”。这些从生产缝隙中生长出来的创新成果,如同星星之火,汇聚成推动企业进步的燎原之势。

    创新机制是激发突破的永动机。公司建立的"五小创新"常态化机制,让创新成为与安全生产并重的日常功课。近五年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累计收到创新项目224项,其中112项获公司级认定。这些从交接班本里萌芽、在巡检路上成长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积分制”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奖励:班组创新贡献值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这种让创新“有利可图”的机制设计,彻底打破了“创新是额外负担”的思维藩篱,使技术突破如同春草般自然生发。

    从冷却器材质升级的“材质革命”,到控制系统优化的“智慧突破”";从“五小创新”的星火燎原,到机制变革的动能转换,潞安恒通的创新实践印证着:科技创新从来不是高不可攀的珠峰,而是深植于日常生产的沃土。当每个生产环节都成为创新的试验田,每位员工都成为创新的播种者,科技突破便会在平凡处绽放最动人的创新之花。

    图1:该公司氯碱厂维修人员在清理二期电解烧碱中间哈氏合金HC276材质冷却器;

    图2:该公司氯碱厂电器科主任科员问永超在检查6KV PT柜运行情况;

    图3:该公司烯烃厂组织人员修复了MTO岗位氧化物汽提塔进料—塔底出料换热器后回装封头。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