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色彩
“阳春三月去踏青,风光依然好……”窗前的我望着柳枝抽芽的街景,指尖无意识敲打着玻璃。往年此时,朋友圈早已被油菜花海的九宫格填满,而今年案头的文件却越摞越高,将春色挡在了钢筋水泥之外。正怅惘时,一缕暖风裹着玉兰花香钻进窗缝,惊觉三月的斑斓早已悄然浸染生活。 第一抹是雷锋日染就的朱砂红。3月5日的晨光里,公司楼前“弘扬雷锋精神”的横幅被晨露浸润得格外鲜亮。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与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相遇,青年志愿者们胸前的红绶带在春风中轻扬。他们手持长柄夹穿梭在厂区角落,夹起去年寒冬残留的枯叶;戴着白手套擦拭展示橱窗,让玻璃映出云影天光;肩扛消杀设备走过每个楼层,留下淡淡消毒水清香。 “这排消防栓的封条该更换了。”双氧水团支部的小李突然驻足,指尖抚过斑驳的封条胶痕。这个发现让志愿者们自发围成检测小组,从灭火器压力表到应急灯电量,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团员李宇恒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以前总觉得奉献是口号,今天才发现,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传承。”阳光穿过他手中的玻璃擦,在地面投下七彩光斑,恍若雷锋精神在时代长河里折射的粼粼波光。 第二抹是“三八”节晕染的紫罗兰。当郯城县博物馆的琉璃瓦映着朝霞时,经营分会的女工们正轻抚着青铜编钟的纹路。讲解员说起“女子好”铭文时,经营部张老师突然眼眶微红:“原来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就藏着对女性的赞美”。这种文化共鸣在下午的飞盘比赛中化作声声喝彩,烯烃厂女工们矫健的身影掠过草坪,急救培训时包扎带的白与工装蓝形成鲜明对比。最动人的当属氯碱厂“法在你身边”知识竞赛。当主持人念出“女职工孕期可享受哪些特殊保护”时,四十岁的刘老师第一个举手:“我记得有减轻劳动量、增加休息时间……”她略显粗糙的指尖划过《劳动法》手册,那是常年操作仪器留下的痕迹。此刻,法律知识正像春水般浸润着她们的生活。 第三抹是植树节晕染的翡翠绿。3月12日,我和家人一起来到郊外,参加植树活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挥锹铲土、扶苗浇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我知道由于我们的努力,又给这个世界添了一点绿。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从中感受到快乐着、幸福着。 看着一棵棵小树苗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森林、看到了绿色的希望。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种树的日子,更是一个播种梦想、传递希望的日子。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这种绿色,是生命与希望的色彩,是三月最蓬勃的景象。 这个三月,我未曾在朋友圈晒出踏青照片,却收藏了更珍贵的色彩。雷锋精神的红是跳动的血脉,巾帼风采的紫是绽放的花苞,植树造林的的绿是绵延的根系。它们在我案头的台历上交织成虹,提醒着我:生命的丰盈不在于脚步丈量过多少土地,而在于心灵触碰过多少温暖。 此刻暮色渐浓,楼下的白玉兰突然簌簌落下几片花瓣,像三月的信笺轻轻覆在窗棂。我知道,当明天晨光再临,这些色彩又将在新的年轮里继续生长,生生不息。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