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观看之后
近日,闲睱之余,又在网络电视上观看了一部电视剧片名叫《我的兄弟姐妹》的电视剧,共二十集,又是家庭题材感到格外亲切,倍感有兴趣。起初是冲着刘晓庆、李幼斌这两位知名演员去的……虽然只活了3~5集,但这些兄弟姐妹毕竟都是他们的子女啊。 该剧是陕西爱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四海纵横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新爱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家庭情感剧。由俞钟执导,刘毅、李斌华、郎雪枫、胡蓉蓉编剧,何冰、杨恭如、崔林、周钧领衔主演,李幼斌、刘晓庆特别出演,正是这个演员阵容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观看,当然也包括我。 该剧改编自同名电影,讲述了原本一户幸福家庭,由于家庭变故,一夜之间孩子们成为了孤儿并失散了……。女钢琴演奏家齐思甜首度回国举办个人演奏音乐会,趁机寻找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在父亲的音乐中,齐家四兄妹重逢的故事。 剧情回顾:20世纪70年代,曾经音乐学院高材生的齐诗吟(李幼斌饰)被安排在这里的小学教音乐,对于他的四个孩子(忆苦林小凡饰)、思甜(杨云溪饰)、齐天(董艺轩饰)、齐妙(林静饰)而言,这片冰天雪地的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天地——生幸浪漫的父亲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逆境用他的音乐化解,从而他们的生命永远快乐。 但是,很快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危机:爸爸失去了工作。齐诗吟的教学方式收到批评,被学校停职,而妈妈(刘晓庆饰)因操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染上严重的肺病,为了给妈妈治病,爸爸决定去远方的学校教书。 没有想到,爸爸的这一去竟是永诀——他在等待来看自己的忆苦和思甜时遇上了车祸,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爸爸去世后,悲痛欲绝的妈妈病情加重,不久也随爸爸而去了。四个孩子成了孤儿,先被叔叔收养。 叔叔家里本来就有三个孩子了,加上新来的四个孩子,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幼儿园了,无力负担的婶婶经常骂骂咧咧,抱怨重重,自尊心强大的老大忆苦不愿意再受寄人篱下的委屈,带着弟妹们离家出走。忆苦无力负担弟弟妹妹的生活 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忆苦只有一个办法,将弟弟妹妹分别送到有条件的收养的人家去,让他们各自单飞:忆苦靠着打小工、跑江湖维持生活;齐天在知识分子家庭的严格管教下,成为沉默寡言,埋头读书的孩子;齐妙被娇宠,性格逐渐变得跋扈;思甜随被收养家庭出国定居,在异国他乡和养父母一起艰难奋斗。 转眼20年后,四个天各一方的孩子都已经长大:忆苦(何冰饰)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江湖上混,思甜(杨恭饰)却是世界闻名的华裔青年钢琴演奏家,齐天(崔林饰)成了沉默寡言的实习医生,齐妙(周韵饰)是DISCO领舞。四个曾经形影不离兄弟姐妹已经彻底失去联系。 这个时候,远在加拿大的思甜得知自己患上了绝症,她瞒这所有人,决定回国举行自己的音乐演奏会,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生命最后时间里完成自己一辈子的心愿:重聚四个兄弟姐妹,在自己的音乐会上一起演唱当年爸爸曾经在最艰难的日子鼓励他们的那首歌。可是,兄弟姐妹们似乎命运注定不能相聚,思甜回国寻找兄弟姐妹的行为遇上了重重困难,忆苦帮老板(石兆琪饰)收帐,却收到了齐妙的头上,相互已经不认识的兄弟姐妹成了仇人,后来为了讨回妹妹的钱打上了老板,蒙上了“抢劫”的不白之冤,明知道思甜回来却不能相认,齐妙因男朋友吸毒要钱,和姐姐见面就骗姐姐的钱消失;齐天对兄弟姐妹的团聚显得十分冷漠,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得到手术的机会。 思甜一边支撑着逐渐恶化的身体,一边要解决兄弟姐妹的问题,勉强想将他们聚在一起,但是“相见容易相处难”,不同的成长背景,让他们产生了许多差异,思甜误会齐妙吸毒,忆苦的老板敲诈思甜,兄弟姐妹的重逢在经过了最后的喜悦后,很快变得艰难起来。 但是,亲情最终战胜了误会和猜疑,在得知思甜为兄弟姐妹所做的一切后,妹妹齐妙勇敢地站了出来,向姐姐说明了真相,将男朋友送进了戒毒所,大家团结一心,应付困难,然而正当欣慰之时,思甜却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手术上为她做手术的正是齐天,而他的手术机会正是思甜私下向医院要求的,齐天见姐姐躺在自己的手术刀下,一时犹豫,思甜的手术出现了问题,一直昏迷不醒。 虽然医学专家都说思甜的的昏迷是由于病情,而不是因为齐天的犹豫,但齐天却不能原谅自己,经常借酒浇愁,眼看着妹妹昏迷,弟弟沉沦,忆苦冒着生命危险,从老板手中多会思甜的巨款,他用自己的行为不仅打动了齐天 ,让齐天振作,也让一直不肯原谅他的齐妙感动,想方设法洗清哥哥的冤屈。 在亲情的呼唤下,思甜从昏迷中醒来,继续筹办自己的音乐会,她希望,值得兄弟姐妹都在自己的音乐会上站在一起,唱出爸爸那首歌谣,可是忆苦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冤屈已洗清,还是不敢露面。 最后,当忆苦感到音乐会时,音乐会一曲终人散了。忆苦失望之际,舞台上重新灯光挥煌,他的弟妹们其实一直在等他——兄弟姐妹终于携手,唱起了父亲当年那首温情的歌。 该电视剧2004年出品,虽然已过去二十年,仍具有现实意义。 《我的兄弟姐妹》观后令人回味无穷…… 李金亮 第九届半朵中文网入驻作家; 笔名网名:木子人几;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曾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公司南露天煤矿供职; 中国煤炭新闻网2018-2019年度优秀记者通讯员,2022年度东北能源网优秀通讯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八十年代中期,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其后一直从业于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煤矿至退休;曾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员、通辽霍林郭勒作家协会会员、科尔沁部落群资深成员;作品体裁涉及论文、报告文学、通讯、消息、散文、随笔、言论、文艺作品等,累计达数百篇,篇目已达三万余字,多次在征文活动中获奖,其耕耘业绩曾入编《当代中国人才库》等十多部大型辞书。几年前结束职业生涯,退休离岗,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爱好写作,小有成果 ,常有作品发表,娱乐而已。口头禅是:写着玩呗!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