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文苑】梦回延安
已经到过革命圣地延安很多次了,但后面的每一次都没有第一次到延安时那么激动和向往,那种刻骨铭心的朝圣感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底。——题记
在许多人眼里,延安是个神圣的地方;在我心中,延安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个话题,沉重得叫人只敢想不敢说,唯恐有只言片语说不准确而亵渎了内心深处珍藏许久的纯洁向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谒延安,切身感受到了那醇厚绵长的陕北风情和别具神韵的异地民俗,又似乎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枣园的夏天
怀着朝圣般的情感,我踏上了这片红色的热土。八月的陕北高原,太阳依然灼热烤人。枣园是我们这次到达的第一站。一大片葱葱郁郁的枣林,掩映着排排窑洞。这里是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走进这片幽静的园子,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一处堪称环境幽雅、风光旖丽的小园林。在枣园,看不到苏州园林的曲径回廊、假山盆景,看不到颐和园里的粼粼波光、金碧辉煌。她远离人声嘈杂的闹市,像一个容颜清秀的乡村女子,隐于绿树浓荫之中,不施粉黛依然那么好看,依然那么纯美。浓密的秀发半掩着娇好的面庞,半山腰那一排排窑洞、那窑洞里不灭的灯光就是这位美丽女子清澈明亮的眼睛。
这样遐想着,我来到坐落在前院的书记处礼堂。不远处收录机里冯健雪正动情地唱着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绣金匾》。讲解员娓娓动听的介绍不由得使我对眼前这座简陋的建筑生出由衷的敬意,把她与当年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当年革命领袖和延安军民同欢共乐的动人情景联系在一起。我知道了:延安的一草一木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砖一瓦都能讲出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一排排窑洞里,看到的虽然是简陋的陈设、单调的室内布置,但就在这里,曾经居住着内心生活极其丰富的一群人,居住过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尽管窑洞的主人早已离开,而且离开后就再没有回来,但小桌上的石砚、稿纸、青油灯,仍然在向人们默默地述说……
驻足杨家岭
有了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得来的丰富革命史料和大量感性知识,站在杨家岭那幢垂柳依依的“飞机楼”前,我的心灵深处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更加深了对革命文艺路线和“双百”方针的理解。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革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创作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杨家岭,我专程到西院去瞻仰周恩来和刘少奇同志故居。站在窑洞前,两位伟人就仿佛站在眼前。当年,周恩来大部分时间在国统区重庆工作,但只要他每次回到延安,这个小小的院落就充满了烈士遗孤的欢快笑声。
美国记者斯特朗参观杨家岭时说:“这里没有讲究的陈设,但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这是她与毛泽东在十四孔窑洞前的石桌旁长谈后发出的一句由衷感叹。是的,在这里,毛泽东曾断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事实证明,此乃一条真理。
杨家岭真可谓是理论的摇篮。不是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论党》等光辉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思想理论宝库。杨家岭也是一个产生过伟大实践的地方。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从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后,就是在这里指挥359旅开赴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最具伟大历史意义的是: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七大成为中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中国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历史事件,足以说明杨家岭,不,是整个延安的窑洞对革命的意义。延安的窑洞是思考的窑洞,是产生睿智思想的窑洞,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梁衡说:“这窑洞里的每一粒空气分子中都充满着思想。”贺敬之说:“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人们之所以无比痴恋这个地方,并不是因为这儿的土地能长出什么诱人的食物,而是因为这里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四壁黄土,一盏油灯,一张木床,一杯苦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凭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做着跨越时空的思考:思考着抗战,思考着未来,思考着世界发展变化的运动轨迹,筹画着中国革命的大事情……
驻足杨家岭,我思绪万千,想得很多很多。请原谅我在文章中过多地使用了“革命”这个字眼。也许时下,人们对“经济”二字比对“革命”更感兴趣;但我相信,只要置身于厚重广袤的黄土高原,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只要你面对那一排排思考的窑洞,看到窑洞中透出的不灭的灯光,你的脑海里也会一次又一次地泛起同一个词,那就是——革命!
清凉山追忆
“八景环山夜对凤凰楼上月,二水绕座晨望嘉岭塔边烟。”这是刻在清凉山山门上的一副对联,也是对清凉山地理形势和秀美景色的生动描绘。清凉山是延安很有名气的一座山,山上有很多庙宇和石窟,万佛寺就在清凉山上。说起来延安与佛教还有很深的渊源呢!
古时候延安又叫肤施,由佛教传说而得名。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改延州为延安府,乃取境内延水和安宁之意。党中央进驻延安后,于1937年2月改肤施为延安,清凉山成为党的新闻出版机构所在地。当时,小小一座石山,就拥挤着新华社、中央电台、解放日报等新闻单位。从1937年初到1947年3月,清凉山上一直传出一种声音,输送着一种思想,发布着激励人民的号令。有人把清凉山称为新闻山,誉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源头。清凉山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
站在万佛洞前,看着这些默默无语的菩萨石雕,我在想,不正是当年战斗在新闻战线的同志一点一点播洒着革命的火种,埋下了真理的种子,给人们描绘出美好的未来,才使许多人放弃了香火缭绕膜拜神灵以祈求幸福的愚昧举动,投身到自己救自己的滚滚革命洪流中吗?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清凉山,无言的山,伟大的山。
1985年,在清凉山右侧新华社旧址旁,建成了延安新闻纪念馆。清凉山,正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载入了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眺望宝塔山
站在清凉山往东南方向望去,圣地延安的标志——宝塔山,就高高地矗立在山巅。清清延水,巍巍宝塔。宽阔的延河大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在延安,有着太多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有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用生命谱写的壮丽乐章。想当年,多少热血男儿、有志青年不顾生命危险突破重重封锁,向着宝塔奔来,探索和寻求人间的真理。延安,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宝塔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情结。夕阳西下,宝塔的倒影在延河水中分外清晰美丽。第二天,我登临宝塔山,目睹了峥嵘岁月后仍然挺拔苍翠的宝塔山,仿佛看到清清延水中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嬉戏、在玩耍,在自由自在地绽放生命。这幅图画虽是幻觉,但格外纯真,格外亲切。
坐在汽车上,飞驰的车轮并没有带走我飘逸的思绪。因为宝塔山的倒影还在延水中晃动,这里弥漫着的一种精神的气息完全笼罩着我,进而感染着我的情绪。
白羊肚手帕头上戴,信天游唱了一代又一代。黄土圪垯上风沙走,毛泽东是咱穷人的头。在黄土高原腹地的皱褶里,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座城,她虽然没有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没有麦加神庙无比强烈的撼人魅力,但她仍然是一块濯涤人们心灵污垢的圣地,是我心中永远的天堂。
延安,一座千年古城,一座唤醒亿万劳苦大众的巨钟,一艘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航船。延安,一个内涵无比深刻的名字,一座永远屹立在黄土地上的巨大丰碑,一条联系前辈与后人的精神纽带。
从延安归来已经两年了,但流逝的岁月并没有打磨掉我对她的深深眷恋。每次想起延安,依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甚至梦中都念叨她,梦见我正独自一人一步三叩地跋涉在去往陕北的路上,有嘹亮的信天游为我壮行。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