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老王的创新情结
两架“长桥”,远眺,入目皆是满眼的黑色,让人觉得寸步难行。可王学海是老手,健步如飞,卸煤机、拨煤机的皮带、托辊等,挨个辨别、检查一遍。不时地,一阵风吹过,微凉,王学海却是衣背浸湿,只见他手摸托辊支架,目不转睛地盯着输煤皮带从眼前划过......
王学海是唐山热电公司一名输煤检修工,也是输煤班班长,1979年参加工作,这样的检查,他已经做了38个年头。每天,他要和同事们将双线4000米长的皮带、几万个托辊、托辊支架全部检查一遍。
“从卸煤开始到煤仓间共16段,要确保每一段都没问题才放心。”王学海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要紧紧盯住皮带运行,仔细辨别托辊是否震动异常,如果上煤出现问题,将会给机组运行带来极大影响。”
王学海边说边翻出每天的检修记录。早七点上班,晚8点结束是常态。“大修是最好的检修时期,整夜的检修都是很正常的,正好可以利用停机上煤少的机会对设备彻底检查。”
如果你以为他只是“工作狂”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除了正常的检修、排除故障,王学海爱琢磨,爱捣鼓,加上30多年的检修经验积累,他总能闪出创新的小火花。
像滚轴筛的改造,当时更换联轴器棒销的频率很大,一个月更换1000个,基本每天都换,不仅浪费资金,也给工人带来很大的劳动强度,王学海坐不住了,来到厂房,接近半个月的时间他判断确定,发现设备运行中经常有小煤块掉进去,卡住设备,棒销就容易断,他就想在内部两个滚轴和箱板处加上挡板,这样小煤块就落不进去了,可是问题又来了,一台滚轴筛有9根轴都在一侧,工人没有空间下板子,如果改成两侧,电机的走线也得改,他和发电部、设备部、电气从运行方式到材料准备进行协商,3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改造完成后每个月平均更换20个棒销,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面对他的这股韧劲,王学海说:“输煤班的工作有长久的工作性质,班里员工本来就很累了,身为班长,我能为他们解决的问题都要想方设法解决。”
还有拨煤机改造,拨煤机的叶轮原来是用4根20毫米的穿钉连接的,在运行中常有卡住煤块等异物的情况,穿钉就断掉了,叶轮就掉在缝隙槽中,要想将叶轮拿出就得用手拉葫芦将翘起顶在拨煤机上再将拨煤机拉出缝隙槽,一干就是一整夜,王学海把减速箱的传动轴和叶轮改成带稍的然后用平键链接,上部加锁母锁紧,改造后再没发生过掉叶轮的情况。
在班组“6S”管理上,王学海也是颇有见解,班组里各类规范文件和台账摞起来得有一座小山,这可难不倒这个创新班长,他把文件分类放于不同的文件盒分层码放,并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电子文件也做好索引,所有的文件一目了然,减少了文件查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班组成员们对他们这个爱创新的老班长纷纷竖起大拇指。
受老王的影响,输煤班员工也是个顶个的厉害。一次C1A更换皮带后,用来拖拽皮带的近百米钢丝绳用完后很难收纳,看着大家一筹莫展,员工小张提出可不可以用废旧托辊为主轴,制作一个可用叉车运输的滚动支架。支架完工后,绳子很轻松的就缠绕整齐了,既美观又方便运输。王学海一拍小张肩膀:“小伙子不错啊,有我当年的风范。”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皮带起吊门架、托辊货架、液力耦合器摞子、撬杠支架等专用工器具,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类似的小创新,输煤班可是有一箩筐。
像王学海这样的输煤检修工在唐热有18人,他们常年攀爬巡检,用智慧和坚守保障着机组上煤安全。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