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走进一线 >

    挑战无人区

    2024-08-06 10:46 [走进一线]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中国石油报
    导读:采集小单元结束后,可控震源车穿越魔鬼城向下一个施工点搬迁。 乌素特在蒙古语里是有水的地方。乌素特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壮丽的雅丹群落。 今年6月份,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分公司数十台可控震源车挺进乌素特,沉寂已久的乌素特雅
    采集小单元结束后,可控震源车穿越“魔鬼城”向下一个施工点搬迁。
      乌素特在蒙古语里是有水的地方。乌素特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壮丽的雅丹群落。
      今年6月份,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分公司数十台可控震源车挺进乌素特,沉寂已久的乌素特雅丹群落热闹了起来。更重要的是,青藏高原勘探史上最大地震勘探项目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就此拉开序幕。
    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副项目长蔡星星(右一)与现场技术人员一起,在震源施工现场规划施工路线。
      近年来,青海油田持续加大柴北缘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力度,连续落实了5个规模气区。鄂博梁—冷湖区块,已经成为青海油田最有潜力的天然气勘探区域之一。此次青海油田整体部署了上千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旨在通过此次勘探推动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实现规模增储。
      柴达木盆地是“地表复杂、地下复杂”的“双复杂”地区,地震采集资料难度极大。对此,青海油田、东方物探发挥甲乙双方协同优势及采集处理解释全产业链优势,以地质任务为目标导向,集结各路专家进行头脑风暴,打造了接收线数最多、炮检距最大、覆盖密度最高的最优施工模式,确保获取最佳地震资料。
    可控震源一旦开始采集就立刻进入“战时状态”,物探员工只能利用施工间隙在设备旁边吃饭休息。
      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工区海拔在2600米以上,总的施工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其中80%是碱梁、碱包密布的雅丹地貌,项目施工难度大。
      “这次我们集结了东方物探国内25%的可控震源,投入了1600余名勘探员工,220台机动设备以及12万道的采集设备,坚决打赢规模勘探‘歼灭战’。”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分公司2139-2137联队项目长吕思霖说。
    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放线班长寇海明(左三)带领放线班员工整理好小线,准备运往施工现场。
      可控震源施工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最大的难点是要提前解决影响效率的疑难杂症。对此,地震队制定施工对策,提前开展试验攻关。
      “充分融合以往施工经验,我们优化了超深目的层T-D-E规则和可控震源展布方式,单炮平均时效提升了20%。”分管技术的地球物理师邹开猛说。
    测量队员在坚硬的碱壳地上布设施工点位。
      项目工区位于无信号、无人烟、无网络的“三无”地区,2139-2137联队创新应用无人机建立了空中信号发射台。天线高度相较以往升高了10倍,通信信号覆盖范围扩大了1倍,有效解决了柴达木盆地超复杂区域信号传输难题。
      针对高强度、连续性作业实际,青海物探分公司建立了标准化后勤保障系统,确保员工能够喝上纯净水、睡上暖和铺、洗上热水澡。同时,还完善了健康小屋、健康角、随诊包、绿色通道在内的前后方联动式一体化应急保障体系,实时监测员工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健康干预。
    为保证采集设备正常工作,查道班员工需要24小时在工地巡逻,随时检修更换损坏的采集设备。
    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可控震源班班长杨群英正在检查采集回放记录。
      “虽然辛苦,但是回到营地就像回到家一样温馨。”鄂博梁Ⅲ号三维项目可控震源班班长杨群英说。
      拥有30年施工经验的资深生产副经理张希杰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放线最艰难的地方,他带头背上大线,带领队员挺进大山。
      (摄影:吕殿杰 段国东 文字:暴海宏 李鹏 苏海波)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