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供电服务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这个开关已经虚接打火,不能再继续使用,我正在帮您更换新开关。”7月13日,国网大兴安岭供电公司十八站供电所开展“优质服务进鄂乡”活动,党员服务队队员吕新友一边忙活一边对鄂伦春村民孟春杰解释道。 在大兴安岭的十八站新村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更好解决兄弟民族在用电中遇到的问题,该公司聚焦“党建红”引领“电网绿”,在十八站新村定期开展问卷调查、隐患排查、用电指导、开关灯具插座等常见用电设备的检查与更换等工作,同时还发放服务卡、建立用电服务微信群等系列措施,赢得了村民一致赞扬。 当电网延伸到新村后,当地鄂伦春人彻底改变了落后的游猎生活:木耳养殖、家畜饲养、山产品加工等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走上富裕之路。 7月7日下午,赶上大风天气,鄂伦春村民孟学政家里突然停了电,养殖五个大棚的木耳喷灌用水量巨大,没有了电水泵就供不上水,这下可把他和爱人急坏了。 “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去。”值班供电人员接到求助电话,立即抄起工具箱前往现场。 “风这么大,人家能来吗?没有了水,咱们的木耳就完了!”女主人焦急地在院子里徘徊着。 “人家不是答应来了嘛,但他们一直挺忙的,再等等看吧……”孟学政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两名穿着红马甲的供电人员站在院门口,客气地问道:“请问这里是孟学政家吗?” 女主人连忙招呼道:“快请进,快请进,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她的脸上露出了喜色。 经检修工丁永涛仔细检查,确定因进户线被风刮松动而导致停电,在熟练的处理后,水泵重新流淌出了水花。 女主人激动地说:“克托 、克托 。”两位检修工愣住好半天才懂,原来克托就是感谢的意思,这是鄂伦春人发自内心的语言,是对供电服务最好的赞誉。 一条条“银线”不仅给新村带来了光明,改善了生活,走向了富裕,更在汉、鄂民族间架起了友谊之桥。 本网通讯员:徐镜然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