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色连二矿:实现煤炭量与质的“双向奔赴”

    2025-01-13 09:31 [煤企通讯]  来源于:色连二矿    作者:孙高伟 王雪婷
    导读:【本网讯】去年至今,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色连二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以六效提升为引领,聚焦全年指标主线,推动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从精准定位、优化流程、创新创效等方面深挖内潜、降本增效,实现煤炭量与质的双向奔赴。 精准定位,锚定
          【本网讯】去年至今,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色连二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以“六效”提升为引领,聚焦全年指标主线,推动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从精准定位、优化流程、创新创效等方面深挖内潜、降本增效,实现煤炭量与质的“双向奔赴”。 
                精准定位,锚定煤炭管理措施 
          该矿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加强对开采过程的监控,及时调整开采参数,确保煤炭质量稳定。强化现场管理,通过正确操作液压支架,坚持带压拉架,减少顶板破碎、减少落矸;系统上严控水分,防尘水、冷却水截流引流,减少外水进入原煤运输系统,严控脏杂煤、矸石等混入原煤,加强工作面上下巷锚杆、锚盘回收,严禁铁质物品进入系统。 
          同时,根据原煤质量变化合理安排原煤分仓存储,实行高、低卡原煤搭配洗选,维持原煤质量的相对稳定。以原煤洗选回收率最大化即产量最大化为目标,抓实原煤入洗加工等环节,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推行“五闭环”质量管理方法,生产调度、机电维护、制度管理、监督考核、改革创新,各环节紧密有序衔接,协调到位。此外,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质量培训等活动,使职工了解煤炭质量的重要性,掌握煤炭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强调全员参与煤质管理工作,形成人人关心煤质、人人重视煤质的良好氛围。 
               优化流程,推动提质增效 
          该矿持续对煤炭开采、运输、洗选等环节进行优化,确保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在煤炭开采环节,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开采效率。同时,合理规划开采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在煤炭运输环节,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每天组织召开发运碰头会,根据井下生产情况、来车情况制定当日外运计划并跟踪落实,全力组织铁路装车,动态、精准把控产品发运情况,实现井上、井下协同生产。 
          在煤炭洗选环节,认真抓好洗选、煤质管控,着力在提升洗煤回收率上下功夫、做文章,对制约生产的难点、堵点进行技术改造,根据销售市场变化及时优化工艺流程,强化洗选调度管理,调节块煤系统比重,保障回收的精煤质量。同时,调节煤泥压滤的压榨压力,保障煤泥掺配质量,结合智能洗选系统的调控手段,2024年以来力保产品发热量在4050大卡以上。同时,在节能降耗上精准用力,形成以监管部门牵头,选煤厂配合,对标建立管理体系,从产品能耗、物耗、工艺指标、产品回收率等方面开展对标,通过抓细节、抓管理、抓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技术创新,深挖内潜增效益 
           该矿紧盯前沿技术,深挖全员创新创效潜能,加大“卡脖子”攻关力度,用创新“密码”,解锁煤质管理高质量发展最大“效益”。 
          积极优化岗位人员配置,完善各类管理制度10余项,将合规性、操作性与执行力一体贯通,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实现一岗多能。狠抓自主降本,激发职工内生动力,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自主开展了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改造,按年重介分选原煤360万t,每吨介质1050元计算,每年可节约介质1980t,价值207.9万元,降耗效果明显。对选煤厂刮板机防跳链的改造以及原煤仓下收集皮带机导料槽等改造,为现场职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控制了现场粉尘浓度,提高了作业人员安全系数,现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自开展“基于产品效益最大化的动力煤多粒级协同分选智能调控技术研究”项目以来,先后进行了煤质资料的深度分析、主洗设备的工艺性能评定、选用 ZM 和 TGS 两种干选机开展了工业性试验等,通过应用干湿联合选煤工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质动力煤的产量,并对普通动力煤的质量实现精细化调控。降低系统整体运行成本,彻底解决因末煤水洗导致的煤泥水处理难题。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网通讯员:孙高伟 王雪婷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