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严格环境执法 倒逼企业守法
4月21日,环境保护部召开发布会,通报2016年全年和2017年一季度全国环境监管执法情况。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用4句话总结今年一季度全国环境监管执法情况:“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执法手段不断丰富,执法方式不断创新,执法能力不断提升。”
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察执法体系,机构总数超过3000个,人员超过7万。”田为勇说,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赋予了环保部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5个新手段,“衡量一个地方履行新环保法是否有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有没有办理五类案件,办了多少五类案件”。
田为勇说,2016年以前,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未纳入政府执法部门序列,需要同级环保部门委托才可以进行执法。2016年以来,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实现了“名正”“言顺”“软实力”提升的转变。
田为勇介绍说,2016年,全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78万件,罚没6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6%,无论从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上,都创出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在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执行方面,全国办理五类案件总数4987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224件,同比上升54%;查封扣押案件2190件,同比上升229%;限产停产案件1228件,同比上升308%;移送行政拘留958起,同比上升206%;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87起,同比上升46%。
借科技提升执法效能
目前,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与环境执法工作深度融合,科技手段成为提升执法效能的“放大器”。
以往的环境执法多以日常巡查为主,缺乏针对性。田为勇说,2016年,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对各网格的大气质量进行长期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并剔除气象干扰,找出大气污染程度较高的热点网格,推动地方环保部门实施精准执法。近期查处的大量小散乱污企业,就是运用热点网格的贡献。
“今年3月底京津冀地区‘2+26’个城市完成自查,拿出了5.6万家小散乱污企业清单,这些企业到今年的10月份将全部淘汰清理。”田为勇说,确保今年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是解决京津冀大气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一个重要的手段、一个重要的环节。
继续抓好专项执法行动
近期,特别是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开展以来,一系列拒绝督查组检查、阻碍督查执法的恶劣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此,田为勇表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高发多发态势仍没有根本性扭转,企业顶风非法排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暴力抗法的案例时有发生。与此对应的是,全国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依然相对薄弱,难以承担繁重执法任务。
田为勇表示,环保部将持续加大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等多种方式,综合施策,倒逼企业提高自主守法率。同时,继续突出重点抓好专项执法行动,务求取得实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李芃达)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