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资讯 > 名家访谈 >

    王显政在全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2016-10-08 10:41 [名家访谈]  来源于:国际煤炭网    作者:国际煤炭网
    导读:王显政 (2016年9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结合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与转型升级,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金柱同志介绍了陕西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
    王显政
     
    (2016年9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结合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与转型升级,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金柱同志介绍了陕西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志强书记就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谈了很好的意见。
     
    嘉琨同志的报告深入分析了煤炭行业为什么要转型升级?结合“陕煤化模式”,分析了转型升级的思路、方向和实施途径,并提出了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需要把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报告有形势分析、有经验总结、有工作部署,希望与会代表认真学习领会。
     
    田会同志、宏绪同志分别发布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煤炭工业“十三五”相关领域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技术指南》,并作了说明。
     
    照乾同志全面介绍了陕煤化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经验,让与会代表对“陕煤化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陕煤化的典型经验,结合本矿区、本企业的实际,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谢克昌院士围绕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做了精彩的报告,有前瞻的理论思考,也有先进的技术攻关,也有成功的科技示范与工程实践,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按照会议安排,今天下午,我们邀请了中煤科工集团、神华集团、中煤能源等单位,进行典型经验交流;明天,与会代表分三路深入智能化开采工作面、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场参观学习。希望与会代表在现场参观和经验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把新的发展理念、先进的技术、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为本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指导。
     
    下面,结合当前形势,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对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既要看到回升迹象,又不可盲目乐观。今年以来,在推动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综合政策措施指导下,煤炭总量控制取得成效,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有所缓解,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370元/吨回升到目前的560元/吨,企业效益有所好转,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回升迹象。
     
    从近期煤炭价格回升的情况分析,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总量的效果显现。今年1-8月,全国煤炭产量21.8亿吨,同比减少2.3亿吨,净进口1.5亿吨,消费量24.4亿吨,综合考虑原煤量与商品煤量差等因素,全社会库存减少1.5亿吨左右。
     
    二是国际市场煤价回升。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51美元/吨回升到目前的71美元/吨,上涨20美元/吨。
     
    三是煤炭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煤炭经济低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也较难改变,煤炭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喜忧参半、有喜有忧,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掉以轻心。
     
    煤炭企业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出现的变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和政策措施的结果;是煤炭企业主动作为,增强市场理性,按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的结果;也是近期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阶段性、季节性需求增长拉动的结果。对此,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实现脱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努力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第二,对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既要看到有示范、有效果,但也要看到有挑战、有压力,任重而道远。
     
    一是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可可再生能源,煤炭的基础地位受到挑战。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5%、2030年达到20%,对煤炭的替代作用增强。
     
    二是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推动煤炭自身革命,是适应新形势,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大势。要推动新的煤化工产业化发展。在总结神华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宁煤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等一批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有序建设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示范项目,探索现代煤化工发展方向和模式,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
     
    要着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在现有壳牌炉、鲁奇炉、航天炉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煤炭气化系统和运行参数,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炉和现代煤化工装备。深入研究煤质与气化炉的适用性,开展低阶煤提质、加压气化、新型催化剂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要着力推动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积极开展低阶煤提质技术研发和示范,和百万吨级中低温干馏制气、制油为主要产品路线的大规模煤炭分质利用示范,推进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煤化工与发电、油气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实现煤炭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三是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大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围绕煤炭资源开发、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三大基础理论,加强西部特厚煤层开采的围岩变形与控制机理,深部煤炭开采的围岩应力场、温度场分布规律及采动运移规律等前沿科学领域研究,加强煤与共伴生资源共采理论、成灾规律与防治理论、深部开采条件下的能量场时空演化规律、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低阶煤分级转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探索,力争取得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为煤炭工业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要重点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重点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地质保障、大型矿井建设、煤炭高效开采、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煤层气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煤炭绿色开采、隐蔽致灾因素智能精细探查及治理、智能化无人化安全采掘等关键技术,组织开展研究攻关,加快突破一批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领域核心技术,提升煤炭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能力。
     
    要着力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突出科技示范工程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煤炭企业技术升级,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清洁高效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制油、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等示范工程建设,促进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要着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通过重点推广煤矿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等煤炭清洁高效开采技术,煤矿重大危险源识别、深井热动力灾害防治、瓦斯监测与防控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干法洗煤、矿井水矿井热能高效利用、褐煤干燥提质等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矿井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煤矿信息化技术,促进煤炭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第三,当前应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高度关注控总量和稳煤价问题,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7号文件精神和去产能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去产能任务如期完成,认真执行煤矿276个工作日制度,根据季节性、区域性、时段性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有节奏地调节先进产能的产量,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当前煤炭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但,区域性、品种性价格差异依然较大,并且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平均价格仍处于行业盈亏平衡点以下,企业经营依然困难。要把控总量和稳煤价结合起来,在维护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将市场煤价稳定在每大卡0.1元以上,为煤炭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二是高度关注企业的债务问题,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目前在化解过剩产能煤矿中,多数去产能关闭煤矿不是独立法人单位,煤矿的银行贷款等债务均由集团公司统贷统还,煤矿关闭退出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去产能煤矿的债务问题,必将加重集团公司的债务负担。为此,要深入研究去产能煤矿的资产、债务处置问题,探索债务合理分割、债务重组等有效途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三是高度关注职工生活,维护矿区社会稳定。在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趋于好转的情况下,要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关注矿区民生,维护矿区社会稳定。要加强煤矿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确保煤矿安全投入,充分发挥管理、培训和装备的作用,坚决抑制重特大煤矿事故。要做好去产能煤矿的职工安置工作,高度关注矿区特殊困难群体,维护矿区社会稳定。
     
    同志们:
     
    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是推动能源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煤炭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