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于微,不疏于细
|
人到中年,恰似行至山路中段,前有陡坡未攀,后有来路已远。最忌将目光胶着于脚边的石子,忘了抬头望远方的峰峦。
见过太多中年人,为一句无意的评价辗转反侧,为一次微小的失误自我苛责,将有限的心神耗在不值一提的琐事里。就像高速公路被零散车辆挤占,本该疾驰的人生,终究在细碎牵绊中失了速度。他们执着于“完美”的假象,却不知世间本无圆满,过度纠缠细枝末节,不过是给心灵套上枷锁。
真正通透的中年,是懂得给生活“减负”。将注意力从鸡毛蒜皮中抽离,站在更高处审视人生,那些曾让你夜不能寐的小事,不过是岁月长河里的一粒沙。就像登高望远时,脚下的荆棘便成了模糊的绿影,唯有前方的坦途清晰可见。这不是敷衍了事,而是一种大局观。
人生这盘棋,重要的从不是一兵一卒的得失,而是整盘局势的掌控。但不拘小节,并非纵容粗疏。就像建一座大厦,既要把握整体架构的稳固,也不能忽视一砖一瓦的坚实。中年的智慧,在于分得清轻重缓急:将八成精力倾注于长远目标,用两成心思打理关键细节。那些关乎底线、影响全局的“细”,需用心打磨;而那些无关痛痒、徒增内耗的“微”,则当果断放下。
岁月催人成熟,也教人取舍。中年的修行,是既能跳出琐事的泥沼,保持前行的定力;又能沉下心来,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不困于微,故能行稳致远;不疏于细,方能筑牢根基。如此进退有度,在取舍间平衡,方能在人生的后半程,走出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光辉。
本网通讯员:张培垣
(编辑:东北亚) |

中年的隘口
感悟中年
“煤老大”蹚出转型新
离别的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