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郝冬青:枣香里的时光答案

    2025-10-14 10:15 [佳文赏析]  来源于:韩家湾煤炭公司    作者:郝冬青
    导读:陕北的秋,总是来得坦荡。风掠过黄土坡,沟壑间便漾开一层甜暖的红。那时枣子熟了,一颗颗像是揉碎的晚霞裹了蜜,在枝头沉甸甸地晃,连空气里都飘着绵密而扎实的甜意。老人们常说,这甜不是凭空来的,是枣树熬过三百多个日夜的无声等待,才终于把苦涩的芽尖
    陕北的秋,总是来得坦荡。风掠过黄土坡,沟壑间便漾开一层甜暖的红。那时枣子熟了,一颗颗像是揉碎的晚霞裹了蜜,在枝头沉甸甸地晃,连空气里都飘着绵密而扎实的甜意。老人们常说,这甜不是凭空来的,是枣树熬过三百多个日夜的无声等待,才终于把苦涩的芽尖,酿成这满坡红透的甜。
     
    春日寒意未散,枣树的枝丫仍光秃秃地戳在风里,连芽苞都藏得谨慎。枣农们扛着锄头爬上坡,在树根旁松土,把去年的枯枝叶埋进土里,那是给枣树备好的“冬衣”,让根须在冻土之下也能悄悄蓄力。有时夜来寒霜,清晨枝桠上挂满银白,他们就提着温水,一勺一勺缓缓浇下,化去霜痕,护住那一点将发未发的生机。他们从不说急,只说:“枣树性子慢,得等。”就像这片黄土坡上生活的人,春播时弯腰点谷,夏锄时顶着烈日除草,不问收获几许,只信一步一步,把力气实实在在地砸进泥土里。
     
    夏天的雨,来得猛,去得也快。黄土坡上容易积水,枣农们便冒雨抢挖排水沟,生怕枣树的根被泡烂。正午烈日灼人,他们戴草帽、执竹竿,在树下耐心摘除虫茧,汗珠子滚落,砸进干裂的土缝,瞬间无影无踪。有贪嘴的孩子想摘枝头刚泛红的青枣,总被老人轻轻拦下:“青枣涩,得等霜打了才甜。”孩子眼里,等待漫长如整个童年;而老人明白,世间所有甜美的物事,都得熬过时光的煎熬。就像村里的老木匠,学艺先磨三年刨子,刨花飞舞间才摸透木头的纹理;就像夜读的少年,煤油灯下啃完一本本厚书,才能走出这片黄土,看见山外更高的天。
     
    待到秋风飒飒,草木渐黄,枣子终于红得透亮。那不是一朝一夕的红,是三百个日夜的阳光、雨水、霜露与人心共同酿出的颜色。枣农们提着竹篮上坡,粗糙的手指轻轻托起枣子,像触碰婴儿的脸颊。那一刻,他们嘴角终于漾开笑意——笑意里有春寒中的松土、夏暑里的除虫、秋霜前的守候,有被岁月磨出茧子的掌心温度。摘一颗入口,甜汁在舌尖迸裂,那甜不飘不浮,不虚不躁,是往下沉的甜,是往心里钻的甜。它不单来自果肉,更来自那些弯下的腰、流下的汗等过的长夜与熬过的荒旱。
     
    原来人生的好事,都如这陕北的枣。没有一树红果能跳过春的蓄力、夏的煎熬,直接跃入秋的丰盈。你我在各自命途中期待的答案,或许不会立时三刻到来,但每一次俯身耕耘、每一回静心坚持,都不是虚掷。它们像枣树在冻土下伸展的根须,沉默、隐蔽,却扎实地累积着甜的可能。只要不弃守、不焦躁,时光这位最公正的酿者,终会把所有苦涩与等待,慢慢转化成红透而饱满的结局。
     
    枣香在秋风里飘着,那风拂过黄土,也拂过人烟,仿佛一遍遍低语:真正的好事,从不怕晚到。只要你肯像黄土坡上的枣树,把根往深里扎,把光阴往实里熬,终会等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厚重而明亮的红。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