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梁家河》,感悟大学问]寻觅初心的来处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词便一直被社会各界频繁提及,并且高居热词榜榜首许久。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如今,《梁家河》正是道出了这“初心”的源头与根基。
梁家河,从黄土高坡上沟壑纵横的贫瘠之地,到摆脱落后实现小康的旅游村庄,它不仅是中国过去四十年千万个贫困村庄脱贫致富的缩影,同时也成为了教会当今新时代引路人“大学问”的魂牵之地。
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启蒙了他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四十年前,历史的列车将这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送到了梁家河。而此时,在精神上,他因家庭饱受迫害,骨肉分离而痛苦不堪。在物质上,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更是与艰苦的食宿条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那时,他从补衣缝被、生火做饭学起,每天随梁家河村民天不亮便上山干活,将自己青春汗水挥洒在了梁家河的每个角落。在这片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他与梁家河村民一同劳作,一同生活。他的人生也就此与梁家河紧密联系起来,水乳交融。
古人云: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七年间,在这些中国最底层、最善良、最勤劳的人民群众帮助下、影响下,他读懂了人生,也读懂了中国。同时,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仅塑造了他清醒务实的品格,更是造就了他今后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
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孕育了他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细细想来, 这个小村庄滋养的不止是一位坚毅、扎实、以民为本的领导人,还给了我们整个国家实干兴邦、同心圆梦的坐标。
生活的艰辛固然也阻挡不住他奋斗的步伐,入团、入党、当选支书,他带领村民,拉电修路,筑堤造坝,他尽己所能去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在这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颗伟大梦想的种子也就此萌发生长。
虽然,后来他从梁家河走出,但是初心与使命却从未改变。哪怕成为高瞻远瞩的大国领袖,一项项方针与政策,无一不来自于梁家河七年生活的思索与智慧。
而梁家河,一个山山峁茆,滚滚黄尘的小村庄,曾经筑梦的地方,如今是梦想成真的地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是初心未变,信仰也未变。洋溢黄土地气息的《梁家河》,洋洋洒洒十万余字,不仅架起一座穿越时空与奋斗青春对话的桥梁,而且道出了万水千山不忘来处的真理。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