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童年上梁记

    2025-08-20 15:29 [佳文赏析]  来源于: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会泽供电局    作者:张学香
    导读: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上梁是全村的大事,不仅是主人家的大事,更是我们这群孩子最盼望的喜事。 所谓上梁,便是房屋主体落成后,主人请风水先生拣一个黄道吉日,在黎明之前、路上尚无行人的时辰,将一根主横梁稳稳安放于屋架顶端。那一天
    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上梁”是全村的大事,不仅是主人家的大事,更是我们这群孩子最盼望的喜事。

    所谓“上梁”,便是房屋主体落成后,主人请风水先生拣一个黄道吉日,在黎明之前、路上尚无行人的时辰,将一根主横梁稳稳安放于屋架顶端。那一天,主人家要邀请亲朋好友去做客,连吃三顿饭,隆重程度不亚于一场婚礼。而我们孩子之所以如此雀跃,原因就是那一天有包子吃,包子里还藏着钱。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到头,只有端午节和谁家上梁,我们才能吃到香味浓郁热腾腾的包子。街上不是没有卖包子的店或摊子,只是两角钱一个的包子,也属家中难舍的奢侈。因此,每逢村中有人家将要上梁,大人们便会早早催孩子睡觉:“快睡,夜里王家上梁,睡够才起得来去捡包子哟!”

    而主人家那一晚,必定是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的。请来帮忙的乡邻围坐一起,连夜赶制包子。一大盆一大盆的面发着,馅料准备着,最要紧的是,一枚一枚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被仔细洗净,包进特定的包子里。家境宽裕些的,包子就做得大些、多些;为这一天,主人家往往提前一两年就开始暗暗积攒硬币。

    上梁之前,亲戚朋友送来的毛毯、布匹,五彩斑斓地悬挂在梁上作贺。一层层雪白的包子蒸好了,用干净的簸箕盛着,端上房梁。吉时一到,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瞬间划破黎明的寂静。紧接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便到了——请来的司仪口才极好,他站在梁上,一边高声唱着“金龙盘玉柱,白虎架金梁......”之类的吉利话,一边将热包子一把一把地向四下抛撒。

    一群孩子早已等在下面,迫不及待地把衣襟撩起来,做成一个兜,眼睛死死盯着上方,又跳又叫地争抢。村民们则笑呵呵地站在外围,朝上面喊:“朝这儿丢!朝这儿丢呦!”偶尔有包子没接住,“啪”地掉在地上,旁边的大人捡起来,吹吹拍拍灰就吃了下去。而孩子们若是接住了,多半舍不得立刻吃,要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带进学校或是揣回家。

    每个孩子掰开包子的第一件事,便是用手指急切地掏挖,寻找那枚硬硬的、带着油香的硬币。摸到了,迫不及待的查看是多少钱,若是一个5分钱的硬币便是一阵狂喜,小心地擦干净,珍重地放入口袋,那可是一笔不小的私房钱,能去学校换一回零食呢。

    如今,老家早已不见土木结构的房子,清一色的水泥钢筋楼房再不需要那根仪式性的“梁”。“上梁”这个曾经充满温度与期盼的词语,连同那破晓时分空气中的鞭炮硝烟味、包子的蒸腾热气、硬币的熟悉触感,以及孩子们的欢呼雀跃,都已被轰鸣的搅拌机和新式的乔迁宴席所取代,渐行渐远,最终凝固成了一段只属于那个年代、那群人的泛黄记忆。

     
    本网通讯员:张学香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