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粽香里的端午记忆

    2025-05-27 10:34 [佳文赏析]  来源于:国网锦州供电公司    作者:刘海霞
    导读:家乡的五月,阳光已有些晃眼,杨树叶子巴掌大,在风里哗啦啦翻着绿浪。端午的气息,是跟着艾草的清香钻进家门的。天还没大亮,爷爷就扛着竹扫帚,踩着露水去野甸子割艾草。回来时草帽檐上还沾着草屑,青绿色的艾草扎成捆,沉甸甸地垂在扫帚把上,在土墙上投下
    ​家乡的五月,阳光已有些晃眼,杨树叶子巴掌大,在风里哗啦啦翻着绿浪。端午的气息,是跟着艾草的清香钻进家门的。天还没大亮,爷爷就扛着竹扫帚,踩着露水去野甸子割艾草。回来时草帽檐上还沾着草屑,青绿色的艾草扎成捆,沉甸甸地垂在扫帚把上,在土墙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母亲总说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这话唬得我和弟弟老老实实站在门槛边。她把艾草蘸着清水,轻轻拍打我们的额头和后背,冰凉的水珠顺着脖颈滑进衣领,痒得直缩脖子。艾草挂在门框上,细长的叶片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像极了老家屋檐下的风铃。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驱虫避邪,可在孩童眼里,那艾草就是守护家宅的小卫士,带着神秘的力量。​

    包粽子是端午重头戏。东北的粽叶用的是宽大的芦苇叶,早春就采下晾干,叠得整整齐齐塞在缸旮旯。糯米要提前泡得发白,母亲往盆里倒上一把黄澄澄的大黄米,掺上几颗红芸豆,再撒把葡萄干,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她把粽叶卷成漏斗状的手艺,像是变魔术,两手翻飞间,糯米就稳稳当当落进 “小窝”,最后用马莲草细细捆扎,一个胖嘟嘟的粽子就成型了。大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粽叶的清香混着米香,顺着烟囱飘满整条巷子,馋得邻居家的小孩直往我家跑。​

    最盼着端午的彩绳。母亲不知从哪淘来五颜六色的丝线,坐在窗根下编彩绳。她的手指灵活得很,红的、绿的、蓝的丝线在指间穿梭,不一会儿就编出一条带着小铃铛的彩绳。我和弟弟伸出手腕,她一边系一边念叨:“戴彩绳,不生病”。彩绳在阳光下闪着光,手腕轻轻一动,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感觉自己像是童话里被祝福的孩子。到了七月初七,我们还要把彩绳剪下来,扔到房顶上,老人们说,那是让喜鹊叼去搭鹊桥,小时候的我们,总仰着脖子,眼巴巴地望着天空,盼着能看到喜鹊衔走彩绳的身影。​

    记忆里的端午,总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雨。雨丝细细密密,阳光却依旧明亮,院子里的艾草被雨水洗得发亮,彩绳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我们踩着水洼奔跑,粽子的甜香、艾草的清香、雨水的湿润,混着孩童的笑声,成了童年最难忘的味道。如今每到端午,总会想起老家那热气腾腾的粽子,想起门框上摇曳的艾草,还有母亲温柔系彩绳的模样,那些时光,早已化作心底最温暖的牵挂。

    本网通讯员:刘海霞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