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趣说大蒜

    2020-07-30 09:40 [佳文赏析]  来源于:南露天煤矿    作者:李金亮
    导读:目睹一头大蒜静静地搁置在厨房的窗台上,经日历月,已经由最初的丰腴饱满,变得清瘦干瘪。时光纵然可以夺去蒜的青春,其颜值锐减。却无法改变它的初心。只要轻轻咬上一口,蒜辛辣浓郁的气息,仍旧会充盈于唇齿,流溢在舌间。又令人想起诸多传闻,引发许多思
           目睹一头大蒜静静地搁置在厨房的窗台上,经日历月,已经由最初的丰腴饱满,变得清瘦干瘪。时光纵然可以夺去蒜的青春,其颜值锐减。却无法改变它的初心。只要轻轻咬上一口,蒜辛辣浓郁的气息,仍旧会充盈于唇齿,流溢在舌间。又令人想起诸多传闻,引发许多思考与感慨……

           我仔细端详着手里的半段残蒜,脑海中忽然闪念出《论语.子罕》中的一句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蒜就是这样,无论人喜也好,厌也罢,它始终独善其身,保持着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事实上,蒜的优点远不止于此,它还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比之群芳佳卉的以颜悦众,蒜只将根茎深埋在土壤。春华秋实,蒜为大地增添了葱茏翠绿的勃勃生机,给人们带去了累累丰硕的殷殷果实。不求闻达于世间,蒜以自己的勤恳,点缀了农庄菜园,丰富着百姓的餐桌,这份物质给予,才是对人类真真切切的帮助。

           年少时所学的课文《落花生》,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作者许地山的父亲借着茅亭聚会,告诉子女们:“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做人不能金玉其外,只讲体面,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朴实无华,淡泊明志,大蒜与花生有着同样心气高洁。

           人们常说:“红花再好,也须绿叶扶持。”口头上的感恩不过敷衍了事,难以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大家为获得成功的人士锦上添花,祝福庆贺的时候,此刻又有多少人会记得,春风得意的人士背后,籍籍无名,默默支持的人。这些人中,有妻儿、有父母、有同事,也有至交好友。无论是谁,他(她)们都是荧屏、台下,静静聆听掌声,而被人们遗忘的群体,支持的团队。看到他(她)的际遇,此时我又想起了大蒜。在庖丁大显身手的厨房,火旺油烹,锅舞勺动,一道道美食被端上餐桌。大家碗筷齐动,满足饕餮之欲的同时,竖起拇指频频称羡的自然还是厨师的技艺。绝不会有一个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为盘碟里的大蒜献上颂赞。因为人们都已经将“红花再好,也须绿叶扶持。”的话,抛诸于九霄云外了。蒜何尝不似绿叶,在烹饪佐菜里,它始终是烘托主菜的辅料,为主菜提味增鲜,助其赢得人们的盛誉。菜中少了一味蒜,到底行不行?假如我们炒土豆丝,忘记了放蒜,土豆的土腥之气必定会令我们食欲大减。又如喷香四溢的排骨,少了蒜的调剂,肉中的脂滑油腻也会让人感到胃肠不适。蒜令菜肴增香增味,又能使肉类去腥除腻,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饭店,舞灶掌勺都少不了大蒜的身影。没有大蒜的菜肴,也不能称其美味佳肴。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休戚共生的,譬如动物呼出二氧化碳,为植物所吸收,植物又释放出氧气,为动物提供生命动力。自然界有益人类社会,同样人类社会也应该造福于自然。倘若只求索取不愿付出,自私自利,人类也必然会被环境所厌憎,久而久之成为地球的弃儿。所以人们在向大自然索要物质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善待地球环境,维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小小的一头蒜,汲取土壤的养分,尚知还报以欣欣绿意,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面对芸芸众生,更应心存一份善意与爱心。当下的热词各种“命运共同体”也与此有关吧?

            还有,“装蒜”一词,即指某人装糊涂;装腔作势。据说是源自于乾隆皇帝的一次南下游历,时值春季,乾隆看到田野一片绿油油的青蒜,随口称赞了一番。第二年冬天,皇帝又去巡查,这一季节哪有青蒜,地方大员为了讨好乾隆,就把水仙移种了过来。乾隆看到凌寒斗霜的“青蒜”赞不绝口,龙心大悦之下,提拔了这位大员。水仙不开花——装蒜,也因为这个典故而被传承下来。蒜是务实的,却被指摘为故弄玄虚,唉,实在是可叹啊。不过蒜想来是不在乎这些的,它身上的一股冲鼻之气,恰恰说明了它的品质。“假作真时真亦假,”虚浮的东西,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水仙也替代不了大蒜,它所欠缺的正是蒜的质朴率真和不求显名的服务精神。做人依然啊!

           笔下千言之写蒜,说来说去,皆是笔者的想法而已。子非蒜,安知蒜之思焉?或许蒜的心志就在于沃野间的欣荣延伸,它的快乐就融入在瓦釜上沸腾流香。蒜乐于奉献,更愿意与人分享快乐。时逢腊八,用醋泡上一罐蒜,待到正月破五取出食用。一瓣瓣如翡似翠的蒜,吃到嘴里酸甜可口,为品味饺子增添了一份浓香,大蒜的奉献精神值得称道吧!

           朋友,这不起眼的大蒜值得令人深思吧?可取之处大大的啊!

        


    作者简介 
           李金亮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供职;东北能源网通讯员;中国煤炭新闻网2018-2019年度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61年出生于河北黄骅旧城;在吉林公主岭朝阳坡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85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其后一直从业于霍煤至今;曾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员、科尔沁部落群资深成员;作品体裁涉及论文、报告文学、通讯、消息、散文、随笔、言论、文艺作品等,累计达数百篇,多次在征文活动中获奖,其耕耘业绩入编《当代中国人才库》等十多部大型辞书。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