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记忆
娘在,家就在,娘不在,家就散了——清明节忆母亲 去年清明,母亲新逝不过数月,时光如水,转眼又到清明。在这祭祖的传统节日里,不禁回想着母亲刚强而又坚毅的一生。 母亲生于一九三五年,从小家里贫寒,身体孱弱。还在十二三岁时,就通过换亲的形式和父亲结下了姻缘。十八九岁,正式嫁给了小她一岁的父亲,又当姐姐又做妻子。 诞下姐姐和大哥后,母亲的身体极差,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适时父亲参加祖国三线建设,常年不在家里。一个一字不识的妇道人家,拖着一个病入膏肓的躯体,既要侍奉公婆,又得带着儿女,还要下地劳作挣工分,其艰难是可想而知。加之母亲又是一个骨子里不服输的人,事事都不得比人家差哪怕是一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病情很严重了,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家中平时就是靠母亲劳作挣工分糊口,哪里有那闲钱给她治病!好在当时母亲的哥哥就是我的大舅在母亲娘家当大队书记,就把母亲接到临县的阆中县人民医院去治疗。大舅用尽了人脉,终于把母亲的结核病治好了。一回到家的母亲,顾不上调养身体,又像正常人一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虽然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但是母亲并不当家,当家的是我的婆婆。婆婆虽然对我们几兄弟很好,但是对母亲,依旧避免不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对于婆婆的指责,母亲经常是独自泪流,从不跟婆婆争执吵闹。 父亲给家里寄回的钱和粮票,都是寄给母亲的,母亲从来不瞒一分一毫,总是将钱和粮票交给家里当家的人,供全家开支用度。唯有此,才使我们一家老小八口人顺利度过那缺吃少穿的年代。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大哥娶了媳妇。对这个母亲一开始就不中意的媳妇,母亲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伤了多少次心,但她依旧对这个媳妇宽宏大量。有什么好吃的,必定拿给她吃,有什么好东西,必定拿给她用。我们都说母亲太软弱,母亲说:“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她宁愿自己受些委屈,也要维持一家人的和睦。 1992年,父亲因病去世,我们悲痛万分,回家奔丧。因当时交通不发达,通讯设施更是接近于零,等我接到电报赶回家时,父亲已葬于黄土之中。看到母亲那在寒风中瑟瑟的瘦小身躯,我几乎肝肠欲断,但看到她那坚毅的眼神,心中又些许的宽慰。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二哥将母亲接到广州的家中,一是为了减轻母亲的悲痛,二是调理一下身子。这样,母亲在广州一直呆了数年,经过调养,其早年的肺结核已经钙化,身子也慢慢有所好转,心情也渐显愉悦。2000年,爷爷去世,母亲坚持要回家办理爷爷的后事。爷爷后事处理后,母亲独自一人呆在老家,我们惦记着她的身体,二哥又让她回到广州,继续带孙女。 随着孙女的长大,母亲渐渐地老了,2005年,母亲70岁时,坚持着要回家,只是担心家里的房子烂了,住不了人。我也常年在外奔波,叫母亲到我家的房子住,她又不愿意,放在老家,担心她一个人住,我们不放心。这样,有条件收留母亲的只有姐姐家了。 从在姐姐家住开始,从70岁直至她到天堂,十几年间,她始终如一日,只要身体没有不舒服,都是她起来做早餐,做家务,忙田地里的活。做不动要力气的活,她就锄草、收割,甚至在八十高龄时还去山上的沙地里挖红薯,掰玉米,收花生;一回到家,就是扫地,打扫厨房的卫生,烧柴火做饭。平常,总是把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村子里邻居都说:没见过这么勤快的老太婆,没见过这么爱干净的老太婆。 2019年腊月,因为一次感冒,拖的时间久了,始终不见好。送去医院,确诊是肺心病、冠心病,虽经全力抢救,母亲依旧走了,去到那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再不忙碌的天堂世界。 母亲的一生,是为老人、为儿女活着的一生,是为家庭活着的一生,她刚强、坚毅,有时又柔弱、无助。她常说,她不愿意和儿女们住一起,愿意一个人住。可是母亲,你一个人住,有个生疮害病、生活不便,我们如何放心的下,我们如何承受的起。母亲的一生,始终为着儿女着想,就连她离去的时间,都为儿女子孙考虑的周全。她为儿女着想,不拖累儿女,从入院到离世,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原定2019年正月初四儿子结婚,她却在2018年的腊月十四去了天堂,使得孙子的婚事能够如期举行。 母亲,你走了,带走了儿女们的思念,带走了儿女们的牵挂!往昔数年,你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儿女们的家,无论我们从何处回去,总是住在你的身边,就如不常回家的二哥所说:“妈在哪里,我就住哪里!”是啊,娘在,家就在,娘不在,家就散了。如今,我们再去乡下姐姐家,虽有姊妹之情,但是少了家的温暖,宛若自己就是客人,呆不久;再去兄长家,招待再好,没有家的温馨,总是畏手畏脚。多么怀念母亲在的日子,哪里有她,哪里就是儿女们的家!
文短情长,母亲,愿你在天堂安息!
2020年3月18日 (编辑:东北亚) |